□梁永照
公元819年农历一月,51岁的韩愈因上书《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现广东潮州)刺史。韩愈艰苦跋涉百余日,强忍着丧女之痛,农历四月下旬才到达潮州。其实韩愈在潮州刺史任上仅7个多月,当年年底就调任袁州。但谁都没有想到,韩愈的潮州之行,不仅成为他生命中最辉煌的一页,也成为潮州这座城市永远的印记。
唐代被贬潮州的朝廷官员很多,却没有一个人在百姓心目中有如韩愈这样的崇高地位。因为只有韩愈的为政、为民思想让潮州百姓世代铭记在心。
他,驱除鳄鱼。韩愈听说,恶溪有鳄鱼,残害百姓。他采用祭祀的方式,带领百姓驱赶鳄鱼,并在恶溪与沼泽之间修建一道堤坝,不仅防潮护村,保护农田,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潮州的鳄鱼之患。
他,释放奴婢。韩愈严令不许逼百姓和夷人为奴,已经为奴的,一律放回,否则严惩不贷。韩愈的措施维护了法治,缓和了阶级和民族矛盾,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最终巩固了唐王朝在边远地区的统治。
他,振兴教育。韩愈利用当地人才,拿出自己几乎全部的积蓄,恢复州学,兴办乡校,广招地方子弟,教之儒家经典。韩愈在潮州发展教育,不仅功在当时,且促进了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流。此后潮州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文明礼义之乡,韩愈之功有口皆碑。后代潮州人说:韩愈把中原文化带到潮州,是潮州文化走上发展繁荣的起点。
平心而论,韩愈在潮州的作为,并非惊天动地。但韩愈的施政方针和策略,已为后人所继承和发扬,成为潮州自中唐以来贯穿整个历史进程的主线,对潮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韩江、韩山、韩木、留衣亭、湘子愈路、韩愈小学、韩文公祠,韩愈最终赢得潮州“一片江山尽姓韩”。
(作者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理事、孟州市韩愈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