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党做事,是老同志最大的快乐;为党的事业增光添彩,是老同志最大的满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郭小枝,是我市一位老党员、老干部,她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党分忧、为民谋福,时时处处维护小区居民的利益,践行着一位老党员的时代风采。
本报记者 王玮萱
本报通讯员 邵珠章
今年8月,我市“四城联创”工作再掀高潮。此时,只有2栋楼、42户居民的山阳区艺新街道艺新社区粮站小区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8月29日,市委书记王小平莅临粮站小区指导工作。看到小区变化,他对年过七旬的“红管家”郭小枝频频点赞。
粮站小区何以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典范?一位普通老党员缘何打动了市委书记?
今年全市“四城联创”工作启动后,粮站小区整改工作成了街道、社区和小区居民共同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达到创建标准,今年5月初,粮站小区在艺新街道党工委、艺新社区党委的帮助下,迅速成立了党群议事会,通过居民选举、社区推荐,退休干部、老党员郭小枝被重新启用,成为粮站小区党群议事会主任。
粮站小区建成于2005年,是一处单位集资房。起初,小区居民关系单一便于管理。随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原有居民纷纷搬出,社会居民逐渐增多,该小区管理衍生出很多问题——垃圾乱堆,电线乱扯,车辆乱停,盗窃事件频发,因没有物业进行管理,粮站小区环境乱作一团。由于地处闹市,一些不文明市民甚至把这里当成了“公共厕所”。
一个老旧小区,难缠事一大堆,“新官”郭小枝该咋应对?
郭小枝自有招数。她说,面对街坊邻居搞群众工作,要学会“由小见大”,让群众看到“小区管家”的真心实意。
撸起袖子加油干!从今年5月8日粮站小区党群议事会成立,到今年8月粮站小区改造效果初显,70岁的郭小枝带领平均年龄62岁的小区党群议事会成员,经历了不同平常的两个多月。
最大问题是缺钱。作为老旧小区,粮站小区没有半分钱收入,可换大门、架电线、装电表、搞绿化、设门卫等,哪一项都需要钱。况且,粮站小区改造工作初步完成后,若想一直“美”下去,更需要钱。
钱从哪来?除社区援助外,粮站小区42户居民要学会“自我造血”。从未管过账的郭小枝开始精打细算。
粮站小区用了12年的简易铁门早已腐朽,如同虚设,成为小区安全隐患。郭小枝和小区党群议事会成员们商议后,决定向小区居民发出捐款倡议。在她的带动下,粮站小区短短几天就筹措资金8200元。
钱有了。可一打听,粮站小区要安装的全自动大门不止8200元。让居民再捐钱难度很大,也会增加居民负担,党群议事会成员商量后,决定改装普通大门,这样,每户还能退还捐款90多元。
难题又来了!装上普通大门后需要两个门卫,门卫工资从哪里出?郭小枝算了算,她找的两个门卫每月开2000元工资,已经是劳务市场最低价,这意味着42户居民每月要分摊48元钱。消息一出,一些居民当场提出不交钱。
“我很理解他们,老百姓过日子一分一毛都算得仔细。作为当家人,我应该替他们算账,帮他们解忧。”面对一些居民的不理解,郭小枝非但没生气,而且还把账算到了“骨头缝”里。
两个多月来,粮站小区的居民看到,以前打扫卫生的师傅走了,换成了郭小枝。每日7时左右,郭小枝拖着老伴下楼“扫地锻炼”。她心里想的是能省下每月150元钱的打扫费,这样便可为每户每月减负约3.7元钱。
划定小区收费停车位,是郭小枝的“减负第二招”。她算了算,粮站小区目前有23辆小汽车,如果每家每月缴20元停车费,那就是460元。拿460元补贴门卫工资,小区居民每月每户又可减负约10元钱。通过减负,粮站小区居民所分摊的门卫费由48元降至35.7元。
郭小枝将笔笔账算到了居民心里,也将一名老党员、老干部对待群众的真心“驻”进了居民心里。
小区绿化也要省钱。郭小枝将老伴儿养了六七年的滴水观音、紫罗兰、桂树等花卉绿植,从家里搬到了小区里。为省钱,郭小枝和58岁的党群议事会成员原建设亲自动手,高空作业,清理小区“蜘蛛网”。
郭小枝的举动得到了艺新街道和艺新社区的肯定。艺新街道专门拿出5万多元,对该小区院墙进行了整修、美化,营造了“温馨大家庭、居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看到崭新的小区环境,居民们赞不绝口:“俺这好环境都是老郭‘算’出来的。”
“我已经退休多年,既然党和群众需要我,我就要尽最大努力工作,不断提升小区居民的幸福指数!”郭小枝感慨地说。
和郭小枝一样,焦作市现有3.6万余名离退休干部,他们大部分仍在基层发挥作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着正能量、传播着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