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市级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她,被评为中站区首届“知荣明耻好少年”优秀辅导教师、中站区“三八”红旗手、中站区优秀班主任;她,先后荣获2015年和2016年中站区教育质量突出贡献个人奖。她,就是市第十五中学语文教师张宝琴。
1990年,张宝琴带着无限憧憬,走上了教师岗位。27年来,张宝琴忘我工作、不断探索,在教育战线上辛勤地耕耘着。
语文课堂 趣味无限
都说张宝琴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她新颖的导入设计,让学生置身于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他们渐渐地爱上了这门学科。
课堂上,张宝琴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语言文字,从而更好地悟出语言丰富的内涵、意义以及情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当学生融入课文情景时,张宝琴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
在平时的训练中,张宝琴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个个都是演讲小能手。2016年,她的学生王莹瑶在“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五好小公民演讲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取得焦作市第一名、河南省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三勤”老师 良师益友
清晨和日暮清点学生,是张宝琴每天的必备功课。清晨,她心系学生安危,只有看到班里的学生一人不少时,才放下心来开始一天的教学工作;晚上,她目送最后一个学生离校,在仔细检查门窗、切断电源后,才会锁上教室门回家。
就如何管理班级,张宝琴有一套自己的管理经验。多年来,她坚持腿勤、手勤、口勤“三勤”法则。
“腿勤”即勤到教室。比学生来得早、比学生走得晚是张宝琴坚持多年的习惯。她每天利用早读时间和课间时间在教室里检查学生的作业和学习情况,如果看到一些身体不舒服或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她便会及时帮他们解决问题。
“手勤”即勤动手。当学生感到无助时,张宝琴会轻拍他们的肩膀或者给他们一个安抚的拥抱;学生取得好成绩时,她会伸出大拇指,为他们点赞;学生伤心流泪时,她会给他们递上一张面巾纸……这些不经意的动作,拉近了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口勤”即勤沟通。张宝琴常常通过谈心、书信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思想动态,及时给予他们帮助。天气转凉时,她会提醒学生添加衣服;每天放学,她都不厌其烦地交代学生要注意安全……
多年来,张宝琴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学生成绩在全校、全区名列前茅,年年都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受到校领导、同事、家长的一致好评。
“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我只求无愧于心。”采访过程中,张宝琴感慨地说,“每一位学生,无论优劣都是我的孩子,我多说点、多做点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