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帆)11月17日晚,由沁阳市怀梆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以下简称“沁阳怀梆剧团”)打造的传统剧目《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以下简称《大破天门》),作为“河南稀有剧种北京公益展演周”活动的首场演出,在梅兰芳大剧院精彩亮相。在演出结束后的“一戏一评”研讨会上,北京的文艺评论家康式昭、刘文峰、安志强等对展演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刘文峰说,怀梆戏演出非常精彩,作为河南稀有剧种展演的第一个剧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破天门》是一个衡量剧团演出水平的重要剧目,这台戏行当齐全,唱念做打俱佳,在反映了怀梆这个古老剧种具有深厚底蕴的同时,也说明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和怀梆剧种传承保护工作做得都比较好。
康式昭说,县级剧团是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文艺方向的剧团,是政府、农民群众交流的一个桥梁和纽带,是宣传党的政策的有效手段。
安志强说,沁阳怀梆剧团能够演《大破天门》这台文武大戏,展现了这个剧团的整体面貌,也反映了怀梆这个剧种的特殊性。传统剧目中有很多在修改整理之后是相当不错的,期待怀梆戏在整理修改剧目方面形成一个工程,把怀梆剧种和剧目打造得更加精彩。
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谭静波说,沁阳怀梆剧团能够把这样一台文武大戏呈现在首都的舞台上,而且展现得非常完美,为河南戏剧界争了光。这台戏鲜明地展示了怀梆这一古老剧种的特色,既有河南豫剧的味道,也有山西晋剧的味道,彰显了它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