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吃了早饭,博爱县磨头镇东马村贫困户赵存星抱起两颗早起从地里摘的大白菜来到村委会,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驻村第一书记王广宇送到屋里。赵存星看到院里停了两辆车,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调研员、驻村工作队队长刘国富和市图书馆馆长吴保成等几个人正在流动图书室里整理图书,原来是市图书馆来给村里送图书,喜欢看书的赵存星欣喜万分:“太好了,有了书屋,大家以后可有地方去了!”
赵存星有听力障碍,他的妻子智力有问题,夫妻二人都没有办理残疾证,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7月份,王广宇开着自己的车带着他们夫妻二人,到市五官医院和月山精神病院去做鉴定,这让老赵既不好意思又感动。残疾证办下来以后,了解情况的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冯福平专门向市残联申请了一台澳大利亚华侨捐赠的助听器,使他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听到声音。
不仅如此,考虑到赵存星家的困难,王广宇协调村里,给赵存星安排了一个保洁员的公益岗位,每月也有了800元的收入。
“工作队来俺村这差不多两年时间,真是把东马村当自己的家来打理经营,也与俺村的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采访中,东马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国营向记者讲述着令村里干部群众感动的点点滴滴。
村里有一座元末明初的古建筑汤王庙,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缺钱维护,已经变得残破、凋敝。2016年8月工作队进村后,发挥自身优势,邀请专家学者对汤王庙的保护与开发献计献策,筹措资金10多万元,由专业古建维修部门对汤王庙进行了彻底维修,使珍贵文物得以保护。同时,积极争取一套健身器材,安装在汤王庙门前广场,使村里出现了多年少有的群众聚集欢乐的场面。
贫困户郭公平有一个年近八旬的老母亲和一个在郑州上学的女儿,一家三口人相依为命。2015年,郭公平突发肝病导致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后续治疗花费大,家里除了几亩地,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工作队尽力帮扶,求医送药、捐轮椅,了解到其女儿上学主要靠贷款,平时在学校打零工赚取生活费,王广宇就和队员齐文举拿出500元给其女儿,又积极与学校联系,使学校提高了对其女儿的贫困生活补助。
贫困户杜悦的两个小叔子和大儿子都是智力二级残疾,家中的一切全靠小儿子张强操持,是村里的特困户。经过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领导和王广宇多方协调努力,今年,把杜悦的两个小叔子由低保改为分散供养五保户,同时将杜悦母子三人的低保标准提升到了每人每月280元,并且实施了家庭式光伏发电项目,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状况。考虑到张强一人辛苦持家,是村里的大孝子,工作队积极向镇里和县里推荐,在今年博爱县开展的“孝悌之星”评选中,张强如愿当选。
东马村地处偏僻,是省级贫困村,村里文化活动贫乏。工作队发挥部门优势,大力开展送戏曲、送文化下乡活动。2016年11月份,安排市豫剧院和博爱县越秀剧团来村里演出3天。“村里几十年都没有唱过大戏,那几天村里可热闹了,许多老年人都把亲戚请来看戏。”村妇女主任杨秋香说,“这不到两年时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工作队就6次为村里送戏,组织了2次文化下乡,还专程安排市文化馆的舞蹈教师对村里的文艺骨干进行培训,为村里的舞蹈队员配发了服装。今年9月份,俺村的舞蹈队参加县里组织的舞蹈大赛,还进入了决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