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金融之窗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行焦作分行30个营业网点 智能柜台成功上线
我市首笔公司城投债券花落孟州
图片新闻
焦作中旅银行 中标河南省一般政府债券项目
学会说“不”
网瘾纳入精神病,能否引起更大关注
规范个人网络求助 呵护社会爱心事业
工行焦作分行三名员工获“大行工匠”称号
“拔出萝卜带出泥”
建行焦作分行与市房产管理中心 签订住房租赁战略合作协议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1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学会说“不”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懂得“不”的含义,但面对别人的要求我们很难拒绝,或者说在一定情境下不敢拒绝。当你遇到需要拒绝的情况时,你敢说“不”吗?

  日前,一项对2001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遇到需要拒绝的情况时,54.3%的受访者敢于说“不”,14.2%的受访者不敢。60.4%的受访者担心说“不”影响与对方的关系,73.1%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学会说“不”。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常睿平:当遇到需要拒绝的情况,大部分人都想拒绝,但难以启齿,怕影响了关系,其实担心是多余的。敢于说“不”,才会保护自身利益。该说“不”时就要勇于说“不”,动动脑筋巧妙地说“不”,将会更好。

  @胜平王大头:学会说“不”其实就是自我维护的开始,而懂得说“不”,也会给予听到的人积极的暗示,既能够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专心做该做的事,也使他人能够意识到你的权利,真正理解并尊重你。

  @菏泽新志:学会拒绝是一门学问,要敢于拒绝无理要求,而对于正当要求则需要考虑自身能否承受。一般而言,向你提出要求而使你为难的人并不是真正理解你的人,这样看来也就不会为拒绝别人而内疚了。

  @西南科大汪林:敢于说“不”是一种生活态度,是每一个人的权利,虽然可能会影响和别人的关系,但是不能一味地去迁就别人,这很有可能换来别人的得寸进尺。

  @swust谢锋:自由是什么?就是自己可以说“好”,也可以说“不”。

  @拾漫茶:我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说“不”的胆量和勇气。面对自己不情愿或不想做的事情,应该要说“不”,因为你不是别人的附属品,没有义务有求必应。况且,不懂拒绝其实成全了别人,却委屈了自己。

  @刘一浩浩好:有的时候说“不”不仅是简单地拒绝别人,更是代表我们自身的态度。做一个勇于表达自己态度的人是很酷的。

  @西南科大苏蕊琦:不是我们不去说“不”,而是我们从小被教育不要说“不”,因为帮助他人是传统美德,从小我们只对不认识的人说“不”,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

  @每天都要开心地看文:我认为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说“不”,学会用合适的方式去拒绝别人。做个事事都说好的人很容易,但这样换来的可能是别人愈演愈烈的“求帮助”,最终将自己变成一个逆来顺受、没有原则的人。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无可厚非,但都应建立在自愿的前提下,与其不情不愿地接受,不如勇敢拒绝,坚守自我。

  @水晶小草:有一句话叫“死要面子活受罪”,当别人的要求超越了自己的能力时,而自己却不敢说“不”,那接下来的尴尬与艰难只有自己清楚。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与其违心地应允,不如坦诚地说“不”。

  【下期话题】

  砸手机迎高考

  11月27日,四川重庆南川某中学一名高三班长为了给同学树立好好学习的榜样,一起迎战即将来临的高考,该班长拿起凳子将自己的手机给砸了,以此鼓励大家努力学习。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