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父女俩的硬笔书法梦
孟州:黄河岸边绽放朵朵人文奇葩
图片新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上线
木雕艺人王发元
我市群众舞蹈委员会、校园(少儿)舞蹈委员会成立
焦作百姓文化超市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12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女俩的硬笔书法梦

作者:本报记者 王 言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在山东举办的“逸道雅集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中,15岁的焦作女孩裴嘉文的参赛作品从上万件佳作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特等奖。大家纷纷打听她师从何人,裴嘉文骄傲地说:“老师就是父亲裴绪峰,焦作市硬笔书法大赛连续两次一等奖获得者。”父多年磨一剑,不弃书法梦;女传承父志向,崭露尖尖角。父女俩各展佳绩,在焦作硬笔书法界传为佳话。

  今年41岁的裴绪峰是武陟县人,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目前任焦作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焦作市硬笔书法家协会艺术创作委员、武陟县硬笔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等,2014年至今出任焦作市硬笔书法邀请赛评委。2011年,他在首届全国“读书杯”硬笔书法大赛中获优秀奖;2012年,在“明星体育商行杯”焦作首届硬笔书法大赛中获一等奖;2014年,在“翰林国际杯”焦作第二届硬笔书法大赛中获一等奖;2015年,在“品翰堂杯”第二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中获优秀奖。

  裴绪峰和书法结缘,是在小学三年级。当时,一位语文老师漂亮的板书让他眼前一亮。从那以后,他到处找字帖练习,这个兴趣一坚持就是多年。初中毕业后,裴绪峰没再坚持学业,他四处打工,无论处境如何艰难、别人如何不理解,都不曾放弃书法梦想。

  2010年,裴绪峰从网上看到我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文海的相关信息后,骑自行车从武陟到温县求教。这个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的老实巴交的农民的硬笔书法作品,一下子打动了张文海。张文海推荐他参加首届全国“读书杯”硬笔书法大赛。从来没参加过比赛、从来没有在格子里写过字的裴绪峰,一举冲进前20名,获得优秀奖。此后,他在焦作市硬笔书法大赛上连续两届蝉联第一名,实力和功力令人称道。

  裴绪峰1岁丧母,7年前父亲因眼疾渐渐双目失明,脑中风后生活更加不能自理。作为独子的裴绪峰从打工地回来,挑起家庭重担,妻子留在外地打工。父亲离不了人,孩子在家上学需要照顾,裴绪峰忙里忙外,生活很是艰辛。在这样的情况下,裴绪峰没有放弃书法梦想,不仅自己练,还带着孩子练,严格督促,一日不断。渐渐地,裴嘉文从“练字是苦差”中享受到了乐趣,喜爱上了硬笔书法。这些年,裴嘉文先后获得2014年“翰林国际杯”焦作市第二届硬笔书法大赛铜奖、2016年司马故里“安乐寨杯”焦作市硬笔书法大赛精品奖、2015年“九寨沟杯”中国西部藏汉文化(硬笔)书法大赛铜奖、2015年和2016年“品翰堂杯”第二届、第三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铜奖、2017年焦作中等职业学校现场大赛金奖、2017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现场大赛金奖。

  苦练不辍,矢志耕耘。裴绪峰说,希望更多的孩子喜欢硬笔书法,传承中华文化。为了在硬笔书法的道路上走得再远一些,他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下图为裴绪峰在看女儿的书法作品。

  本报记者 宁江东 摄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