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家园生态宜居,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的共同向往。
民之所愿,政之所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日前召开的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强调,要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用十九大精神指导新时代焦作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
方位明确,才能靶向发力。
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基本方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把“美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内涵,进一步昭示了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去年以来,我市虽然重拳出击,采取调结构、减排放、关闭土小企业等途径,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北山治理、“污染围城”集中整治、水污染防治等举措,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大气污染排放基数高、优良天数少,黑臭水体还没有彻底解决。为此,我们要把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生态立市、绿色为基,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双向发力,让绿色成为焦作的鲜明底色。要坚决打赢环境治理攻坚战,深入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净土行动,强力推进“六控双替代”。要推进绿色发展,实施“七大绿色城建工程”,强力推进“三增”。
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我们要扛起责任,立足实际,苦干实干。生态宜居是一幅协调发展的美丽画卷。为此,我们要科学建设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靠住山、跨过河,构建中心城区、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四级联动的新型城镇化格局。要加快县城发展,实施县城建设扩容提质工程,补齐短板,做好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要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新型生态特色小镇、文化旅游小镇。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速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真正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创建全域乡村振兴示范市。美好愿景的实现等不来,我们必须勇于创新实践,埋头苦干实干,只有这样,焦作城乡才能真正实现“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
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我们要加强宣传,凝聚合力,共建共享。大家的事情大家做,众人拾柴火焰高。今年3月,我市开展“四城联创”工作以来,城市面貌发生极大改观、市民文明素养显著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群众对“四城联创”的支持率和满意率由创建初期的75%和65%分别提升到99.38%和97.29%。这正是全市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合力攻坚的结果。焦作是怀川儿女的共同家园,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我们也应该加强宣传,凝聚全社会的力量,高标准、大力度、快节奏,在新的征程上一鼓作气、步步登高,为实现新的目标努力拼搏。
党的十九大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让我们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紧盯目标、锐意进取,早日与全国、全省一道步入现代化,早日让全市人民对生态宜居新家园的迫切期望和美好意愿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