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市“结千村、访万户、解民忧、帮民富”活动启动后,修武县各级各部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带着责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想,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提升能力、推动工作,真正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进千家万户。
强化宣传,全面提升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效果。该县通过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百姓文化超市”、村级党校等阵地,先后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举办《砥砺奋进的五年》专题报告6次,制作宣传专栏250余个,并利用中原大舞台等载体,组织开展舞蹈、戏曲、书画等各类宣传活动47场,为喜迎党的十九大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党的十九大召开后,该县县委中心组第一时间组织集中学习讨论,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新举措,让每名成员谈感想、谈体会,并制订出台全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方案,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纳入各级中心组理论学习范围,全县上下通过领导干部上党课、入户宣讲等形式,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该县共组织县委宣讲团开展县、乡、村三级巡讲160余场,教育干部群众1.4万余人次;组织187个驻村工作队逐户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要点,深化基层干部群众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理解,力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精准聚焦,脱贫攻坚扎实推进。该县紧紧围绕全市脱贫攻坚“四个一”要求,扎实开展精准脱贫工作。确定每周二为扶贫蹲点日,实行县委常委包乡、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包村、帮扶单位“一把手”亲自带队蹲点的工作机制,实现脱贫工作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对各类扶贫政策逐条研究、逐条细化,并结合修武实际,印发5000本《修武县脱贫攻坚政策汇编》;开展“一训、二赛、三考”活动,确保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帮扶责任人对各项政策做到既能应知应会,又能精准到户到人;创作脱贫攻坚政策系列漫画5期、宣传年画17类,通过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有效提升扶贫政策知晓度。实行每周二定期由县长召开的扶贫项目推进例会,确保备案招标大提速、问题解决大提速、项目实施大提速。目前,该县2235万元的扶贫资金所涉及的45个项目已经全部完工,资金拨付率达到94%。同时,大力实施每村一个带贫产业项目,先后为34个贫困村谋划光伏发电、家庭农场等带贫产业项目43个;积极探索旅游+金融+扶贫新模式,共发放小额贷款2200万元,帮助440个贫困户加入到模式中,既推动了旅游产业发展,又带动贫困户增收。此外,该县还创新机制,提升群众满意度,建立“1+5”联合会商机制。截至目前,该县通过该机制对2317户贫困户均采取帮扶措施,各级各单位已落实各项暖心措施5000余个。
夯实基础,推动基层党建全面提升。该县围绕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路子。一是强力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由县财政专项列支2000万元,对187个行政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全面改造升级。二是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责任清单,围绕党建工作重点,分别制定了乡镇党委书记和农村党支部书记党建任务清单,明确考核标准和完成时限。三是全面提升基层阵地建设,对187个行政村和90家县直单位机关党组织的阵地建设和软件资料进行上档升级,并为各级党组织绘制出“组织生活路线图”,将“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等9项基本制度进行细化,有效推动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办好民生实事,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该县围绕群众关心的出行、医疗、教育等问题,先后投入14.18亿元,实施15项幸福民生工程。其中,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修武健康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已建成投用,结束了该县没有高等院校的历史;实施运粮河黑臭水体生态治理和城区20条道路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修武形象,解决了城区道路通行难题;韩愈小学、社会福利中心、老年养护中心、妇幼保健院搬迁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使教育、医疗机构布局进一步优化;燃气管网已通达所有乡镇,城区主干道供热管网已经敷设完成。 (辛文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