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①)由6个家庭医师团队分别分片网格化管理三个社区居民的健康。据介绍,这里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四化一协同”模式(四化:服务内容标准化、服务流程规范化、服务方式个性化、服务效果同质化;一协同: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构建市、县、乡、村医疗卫生协同服务体系,提供就诊、预约导医、双向转诊等在区域内的协同服务)。形成了“组建分工合作的服务团队,推行防治结合的契约服务,实行人头包干的支付制度,建立服务导向的分配机制,形成自由选择的竞争机制,构建分级诊疗的协作模式”工作新机制。
焦作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杨吉喜介绍,自2012年被国务院医改办列入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十城市之一后,焦作市紧紧围绕工作目标,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四化一协同”模式,逐步形成了“组建分工合作的服务团队,推行防治结合的契约服务,实行人头包干的支付制度,建立服务导向的分配机制,形成自由选择的竞争机制,构建分级诊疗的协作模式”工作新机制。
围绕解决困难群众因贫看不起病、因贫加剧贫困的问题,2014年以来,焦作市在河南省率先开展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发挥政府作用、利用商业保险功能、解决困难群众因病致贫问题的路子。2017年,河南省在总结焦作经验的基础上,全省推广开展了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工作。与此同时,焦作市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确定在武陟县、温县实施医疗保险精准扶贫托底救助工程,构建了“3+3”工作机制,即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民政救助+慈善救助+医疗保险精准扶贫托底救助六重保障线。通过实施这些保障措施,困难群众敢住院看大病重病了。
按照国家和河南省加快推进扶贫工作安排,焦作市还创新思路、精准扶贫,探索建立了焦作特色的健康扶贫工作模式,创新性的“两订制一兜底”扶贫实践已经展开。“两订制”就是对因病致贫户订制医疗健康方案,对缺乏就业的贫困户订制技能培训和就业方案;“一兜底”就是对残疾人、五保户等实行兜底救助。打造了“3+1+1”医疗救助服务模式:“3”是指“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三重医疗保险;两个“1”分别指“民政大病救助”和“慈善救助”两重救助。
在此基础上,焦作市卫生计生委印发了《焦作市健康扶贫实施细则》,探索开展了健康扶贫“两化七免一促进”工作。两化即每一个贫困村要落实一所标准化的卫生室,为每户贫困家庭实施人性化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七免即免费为贫困家庭群众建立一份完整电子健康档案,免费为辖区60岁以上的贫困群众提供健康体检,免费为患高血压疾病的贫困群众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免费为患有Ⅱ型糖尿病的贫困群众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免费为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贫困群众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免费为贫困孕产妇建立《母子健康手册》并进行健康检查,对贫困群众看病就医免收挂号费、院内会诊费;一促进即开展贫困群众健康教育和大型义诊活动,促进健康模式由“疾病治疗”向“疾病预防”转变。
焦作市委副书记姜继鼎说:“通过精准扶贫,焦作正在探索有特色的健康扶贫工作道路,在创新以人民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新机制道路上又迈出了新步伐”。据了解,截至2017年10月底,焦作市为59165名贫困人群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100%;与17469个贫困户签订了服务协议书,签约率100%;重点贫困人群免费体检24557人次,为752名贫困孕产妇建立母子健康手册;83个未达标贫困村卫生室全部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