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这是一个临时党支部,却并没有因“临时”二字对自己有丝毫放松、对工作有丝毫懈怠,以五名公选副县级干部为骨干组成的团队攥成一个铁拳,在推进市十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的征程中,勇于担当,履职尽责,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勇往直前的团队精神助力十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在12月1日召开的全市十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上,指挥部领导对办公室工作给予肯定。
去年年底,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五名公选干部到市十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工作。初到新的岗位,面对全新领域,如何找准突破口、凝聚工作合力、迅速打开局面,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是党员,组织这么信任我们,我们应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项目建设。”“党员跟着工作走,支部跟着党员建,咱们应该成立临时党支部,有了组织,我们就有了主心骨,再繁杂的工作也就有了力量和支撑。”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思路越来越清,信心越来越强。在指挥部领导的亲切关心下,在市住建局的大力支持下,五名公选干部和四名工作人员成立了市十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临时党支部,吹响了服务项目建设攻坚战的冲锋号。
强化党员意识 狠抓思想建设
思想统一是凝聚力量的基础,信念坚定是打好硬仗的前提。鲜红的党旗面前,大家集体宣誓,重温入党誓词。每周五下午,雷打不动地召开党支部会,传达学习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要求,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家谈思想动态、谈工作建议、谈经验得失、谈纪律要求,在交谈中相互学习、相互启迪、相互提醒。一年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开展了“弘扬时代精神,做时代的劲草真金”学习讨论等党支部活动42次。尤其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临时党支部更是将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作为重要专题,为开展好各项工作提供了精神支撑、注入了强大动力,干事创业的激情在每个人胸中涌动。
强化学习培训 狠抓能力提高
坚持边干边学,把能力建设放在首位。临时党支部成立第三天,全体成员就赴许昌市城建指挥部考察学习,借鉴经验,提升理念。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学习、请教、思考、辩论成为“最强音”,他们会为了弄清楚问题症结在哪儿、应该通过哪个渠道报告问题、如何解决好办公室层面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争论得面红耳赤,会为了一个数据而刨根问底地追问有关部门业务骨干,会抱着厚厚的政策汇编、专业书籍细细研读、反复领会……一年的刻苦钻研,一年的理论联系实际,使他们都成了精兵强将。
强化履职担当 狠抓作风转变
良好的作风是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的重要保障。临时党支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硬任务需要硬作风”的工作理念,要求所有党员在服务项目建设上敢于担当、在督查督办上敢于碰硬、在工作方法上敢于创新。一年来,临时党支部共协调推进解决各类资金、征迁、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等问题120余个,下发会议纪要、督办通知170余份,组织参加会议、现场观摩、督导230余次,并创新建立了“工作提示函”制度,对重要问题以书面形式向相关责任单位一把手发函,提示其限期解决落实。同时,临时党支部开设十大项目微信公众号,及时报送最新工作动态、相关文件通知等,有效增强了各项目工作组的沟通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
强化纪律约束 狠抓内部管理
打铁必须自身硬。临时党支部在工作中注重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每周的党支部会上都围绕“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进行讨论,围绕一周来的工作得失、工作感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内强管理、外树形象”提出要求;相继建立加强内部管理和规范工作运转的7项工作制度、16项推进机制,并提出8项服务承诺;每周对工作完成情况和纪律执行情况进行通报;通过创建市级“青年文明号”、组织开展志愿服务进项目工地等活动,弘扬正气、提升形象,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