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遭万条谣言攻击事件再起波澜。据《经济日报》报道,微博网友“只虎在野”在微博上爆料称,网上大量黑文来自“北京沃来”公司,其控制人陈战锋是网络舆论攻击的地下操盘手,包括阿里、苏宁、四通一达、滴滴等公司都遭遇过陈战锋所组织的谣言攻击,“只要钱到位,保证黑文满天飞”。
从方兴东受雇制作“二选一”报告,到陈战峰“只要钱到位,保证黑文满天飞”,互联网商战竟然堕落到雇佣写手、水军规模化散布谣言的地步,其阴暗丑恶的一面让人目瞪口呆。
自媒体时代,话语空间高度开放,这是好事,但也给不怀好意的网络谣言提供了兴风作浪的舞台。同样是做内容的,有的是靠优质内容吸引读者,有的却是靠收钱炮制黑文发财。无论是以反垄断的名义,还是以反假货的名义,黑文炮制者其实根本不关心这些议题,无非是收一家企业的钱,去攻击另一家企业,这是极其恶劣的造谣诽谤和网络侵权行为。
难以想象,我们每天看到自媒体发布的“企业新闻”“深度报道”,其中有些竟然是这样花钱炮制出来的。这不仅是对企业商誉的恶意伤害,也是对公众判断的严重误导。如果任由此歪风盛行,企业都不去搞市场竞争了,改打“嘴炮”污名化对手了,市场将失去公平、健康、良性的竞争环境,对全行业和所有人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商业竞争从来就是很激烈的,但是商业竞争应该光明正大,不能搞阴谋诡计。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企业的发展壮大要靠革新技术、升级商业模式、解决社会问题并创造社会利益。中国市场足够大,竞争对手也可以一起做大做强,但必须谨守企业基本社会责任的底线。
一位政治家曾说,民众的情绪常常因煽动而偏离真相和理性。试图操控舆论的黑文公司及其幕后金主,利用的正是这一点。相关部门有必要及时介入调查,荡涤商业竞争背后的阴暗与丑陋,让所有企业都光明正大地拼业绩,而不是暗地里搞小动作攻击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