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进口的每分钟360米的造纸设备,经其改造之后,成为国内造纸机械行业率先达到每分钟800米的造纸机械。之后,每分钟1000米、每分钟1200米,手握自主研发利器的这家企业,不断刷新着国内造纸机械的速度纪录。造纸装备行业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产高速造纸机项目——每分钟1500米的造纸设备研制已于5年前完成并投产,跑出了真正的“中国速度”。
这家企业就是河南江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国家专利授权111项。在高速造纸机集成装备关键技术、白水回收技术、集散控制系统、电气传动控制、在线质量控制系统等方面,江河纸业都具有创新性,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日前,中央组织部办公厅正式公布了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第二批入选人才名单,江河纸业董事长姜丰伟入选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据悉,本批河南省仅2人入选,姜丰伟也是我国造纸行业唯一入选的领军人物。
江河纸业的前身是武陟红麻造纸厂,1993年4月至1999年4月,先后投资3.35亿元,引进了美国等8个国家的先进设备,在组合设备时,因一系列技术衔接难题,3次试车均未成功。
2002年7月,红麻造纸厂由于资金、设备、技术等一系列问题停产已两年。姜丰伟通过租赁红麻造纸厂相关设备生产,组建河南江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对造纸设备进行有效整合,使原一般文化用纸转型生产无碳复写纸等高档特种纸,单台纸机生产效率提高1.5倍,使企业起死回生。
15年后的今天,一个综合性集群化的江河纸业展现在人们面前;15年的创业发展,凝聚了江河人太多的心血和汗水;15年的创新发展,见证了江河人太多的喜悦。
15年来,江河纸业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纸机从1号线到现在的6号线,8号线也在紧张建设中。纸机速度由600米到800米、1000米,一直到1500米。
“依靠技术创新创造的低成本、高效率和高质量是江河纸业立足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姜丰伟说。近年来,江河纸业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装备后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拥有了稀释水流浆箱、泥浆定向控制阀、纸幅稳定器等10多项自有专利技术,并有多项技术输出到四川、河北等地的20多家造纸企业。其中,纸幅稳定器技术输出到了俄罗斯。
“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进行改造,使设备性能发挥到极限,这种持续改善和不断创新已经在江河纸业形成了良好的氛围。”机修工祝红军告诉记者,“原来浆池搅拌器中的水轴承经常是一周换一次,经过技术改造后可使用两年。仅此一项,不仅每年可节约成本10多万元,还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15年来,江河纸业不断发展壮大,先后成立南北纸业、大指装备、热电公司、开扩能源、开通环保。从开始的单一造纸企业,到造纸、纸品加工、热电联产、造纸装备制造、造纸能源管理、环保治理服务等综合集群。
15年来,江河纸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管理队伍也不断成熟,员工技能也不断提高。从2011年以来,姜丰伟提出全员不惜代价创新,对已实现的新产品、新设备、新办法、新方式和已被采用的新想法进行表彰。截至2016年末,先后有725项创新成果获奖,奖金总额达276万元。
历经15年的奋斗与创新,江河纸业现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造纸装备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现拥有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0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14项,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国造纸装备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中国造纸工业环境友好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AAA级工业企业”和“焦作市市长质量奖”等荣誉称号。姜丰伟也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对于江河纸业的发展,姜丰伟更是信心十足:“总投资6.8亿元的20万吨高档文化纸项目和总投资2.5亿元的年产3套高速纸机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建成投产后可年新增销售收入17亿元,预计投入1.8亿元的秸秆发电项目目前也已得到批复,这将是江河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江河纸业新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2号线改造已经进入试机阶段,8号线正在进行施工,230吨锅炉安装也接近尾声。
引进一个专家型人才,变智力资本为企业核心生产要素,在短短几年间奇迹般地演变成行业龙头。江河纸业这一卓有成效的实践证明:自有技术一旦真正运用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便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