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张绍均:正确认识“耍拳”的健身防身功效
积极推动太极拳生活化
和式太极拳进修武活动启动
陈建强扬威巴西
图片新闻
开栏的话
●名师档案: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12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绍均:正确认识“耍拳”的健身防身功效
本报记者 高小豹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张绍均在习练太极拳。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和式太极拳称练功为“耍拳”,其独到之处在于,从起步学习至精、气、神一元化,始终像儿童玩耍一样。那么,“耍拳”理论指导下的太极拳,究竟有什么独特的健身防身功效呢?

  本期《名师大讲堂》邀请市优秀武术名师、和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张绍均,以和式太极拳起势为例,给大家讲解“耍拳”的健身防身功效。

  “和式太极拳传统72式中并不包括起势,起势被单列出来置于72式之首。由此可见,起势在和式太极拳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是和式太极拳活桩功及养生功的基础,其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想了解和体悟和式太极拳的精妙与神奇,从起势入手最简单、最方便。”提起和式太极拳,张绍均开门见山,首推起势。在他看来,练好起势,是了解和体悟和式太极拳“耍拳”之精妙的捷径。

  他说,和式太极拳把练拳叫“耍拳”,主要就是突出率性自然、求本归真。所有这些原则,在起势中都能充分体现。

  结合“耍拳”的起势口诀,他说:“‘起势中正周身松,脚与肩宽距均衡’体现了身法自然。在和式太极拳理论和技术体系下,身法自然指的是肢体动作设计特别是对于周身关节的照顾,要合乎生理结构。比如膝关节,主要是屈伸功能,则‘劲起脚跟,通背到手’,仅发挥其屈伸功能,而不让其过度受力,更不让其研磨和扭转。”

  他说,口诀中“纳吐自然”,则强调呼吸的自然顺畅,不刻意憋气,以自然柔和之体,养体内中和之气,通过练养结合,达到“元气增,延年益寿”的健身功效。

  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是浑身无处不太极。在练功的过程中如何少走弯路呢?张绍均说,和式太极拳给出的答案是理技相合、太极真谛。和式太极拳通过“背丝扣”“上下相随”“三合一拳架”等一系列动作设计,突出“体用一致”的理念,特别是突出“耍”和“圆”,纯任自然似玩耍,双手画圆臂滚旋,所谓“一圆即太极”是也。

  “太极拳在内不在外,在功夫不在招式。因此,传统和式太极拳把起势和收势均放在招式之外,是其武学思想的自然表露,表达了和式太极拳从无招到有招,再从有招到无招的‘无为之为’武学追求,体现了‘拳勇以虚灵为妙用,不参己力,因人之力制人’‘因敌变化施神奇’的技击原则。”张绍均说,“起势作为和式太极养生桩功,也可以单独习练。长期习练起势,从健身角度看,可以增强体质、改善气血循环、调节血压,对失眠、颈椎不适、肠胃功能紊乱及大便不畅等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从技击防身角度看,可以增强耐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