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通讯员刘新荣)昨日,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委了解到,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年初以来,市卫生计生委精准发力,开展健康扶贫工作,探索建立了“两化七免一促进”健康扶贫新模式,努力做好困难群众大病救治工作,全面实施医疗定制服务,有效解决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难题,受到了基层群众的肯定。
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能否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关系着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在推进健康扶贫工作中,市卫生计生委探索建立了“两化七免一促进”健康扶贫新模式。
聚焦贫困群体,实施“两化”服务。“两化”,即为每个贫困村建立一所标准化卫生室,为每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施个性化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市、县两级财政共计投入补助资金615万元,保证全市188个贫困村卫生室全部实现了标准化建设。与全市的17469个贫困户逐个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签约率达100%。签约医生团队进村入户,提供主动、持续、综合、个性化的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
心系慢性病群体,实施“七免”服务。我市累计免费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建立6.5万份完整电子健康档案;免费为1.3万名60岁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提供健康体检;免费为8200名患有高血压病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免费为2311名患有Ⅱ型糖尿病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免费为1219名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免费为752名建档立卡贫困孕产妇建立母子健康手册,并进行健康检查;对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看病就医免收挂号费和院内会诊费。
坚持预防为主,倡导“一促进”理念。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健康讲座、大型义诊等活动,有效促进了建档立卡贫困人群由注重治疗向注重预防转变。
此外,市卫生计生委努力做好困难群众大病救治工作,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筛查出罹患9种大病的重点人群,建档立卡。目前,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中,罹患9种大病的病人576人。卫生计生部门对9种大病患者实施积极救治,确定了定点医疗机构,组建了三级医疗服务队,根据患者病情转诊到相应级别医疗机构救治,开通了就医绿色通道,制定了本土化的临床路径,确定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目前,已经治疗患者569人,救治率98.78%。其余7人中有3人不到治疗最佳年龄,4人为保守治疗。
与此同时,市卫生计生部门还着力对贫困群众全面实施医疗定制服务。根据贫困患者的不同情况,医疗机构为每名贫困患者量身定制了医疗服务方案,落实救治措施,实施医疗救助,加强分级诊疗,推行签约服务,保障了贫困群众医疗服务定制方案的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