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阳光和煦,由于云台山景区已进入旅游淡季,位于修武县云台山镇的岸上村显得比往日清净不少,一些开家庭宾馆、农家乐的村民早早关了门,到外地游玩了。然而,在村北的一处名为“竹韵闲园”的民宿内,却时不时有游客拎包入住。
“客房全部采用大玻璃窗,冬天阳光照进来,不开暖气都可暖和,窗边有榻榻米,屋里茶几上摆有茶具,很多客人都愿意来俺这里住。”“竹韵闲园”民宿老板段海生笑着说。
在“竹韵闲园”民宿,屋外栽种的竹子错落有致地植于庭院、窗旁、房前、屋后,营造出清新幽雅的氛围;屋内风格独特的吧台、精致的榆木床、别致的床帏,让每一位来此住宿的游客流连忘返。目前,“竹韵闲园”民宿由段海生与妻子邹艳玲共同打理。
段海生夫妇都是土生土长的岸上村人,2004年,来云台山景区旅游的游客急剧增加,他俩跟着村里的人开起了农家乐,过上了小康生活。
“那时候游客多,旅游团也多,村里的家庭宾馆和农家乐的房间供不应求。”段海生说。
然而,随着近些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开家庭宾馆的村民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游客对住宿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那时游客要求住宿房间干净、有热水就行,现在游客更注重住宿的整体环境。”修武县旅游局驻岸上村第一书记张旭平说,“村民们的家庭宾馆装修风格一模一样,房间也多,大家打起了‘价格战’,房间价格一低再低。”
一边是恶性的价格竞争,一边是游客高标准的住宿要求,段海生夫妇经营的农家乐与村里的其他村民一样,经营陷入困境,营业额每况愈下。
今年年初以来,修武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村落优势,把乡村特色民宿的规划建设作为“打造新产品、发展新业态、形成新亮点”的全域旅游重点突破环节,按照“县域统筹、政府引导、典型带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充分以“民宿+”为路径,通过文化创意注入、休闲业态重构、品牌形象塑造、农业附加值提升等手段,寻求“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最佳结合点,推进生态资源向旅游经济转化,实现美丽生态与美丽经济共赢。
听说发展民宿产业可以让经营“活”起来,段海生夫妇满怀期待。今年年初,修武县组织岸上村的部分家庭宾馆业主到浙江省莫干山考察民宿,段海生考察归来后深受启发。他与妻子一商量,筹集了近200万元,准备打造精品民宿。
云上的院子·乡村旅游度假小镇总经理彭志华听说后,无偿为段海生设计装修方案。今年7月份,一座风格独特的“竹韵闲园”民宿正式营业。
尽管只有10个不同风格的房间,但游客非常愿意住在这里。云台山景区已进入旅游淡季,段海生夫妇的生意却比普通家庭宾馆的生意好很多。如今,岸上村诸如“竹韵闲园”“清雅居”的精品民宿不断涌现。
“我希望让游客在这里住得舒心,让他们有一种‘家’的归属感。”段海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