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党和国家事业新征程的大会,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大会。如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10月27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明确要求:切实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
一、怎么学?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学懂上下功夫。学懂是前提。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论断,确定了许多新任务、新举措,需要通过学习来准确领会。关键是要多思多想,努力掌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要注重采取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当前和未来相结合的方法,把每一点都领会深、领会透。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从我国实际出发,遵循我国发展的逻辑,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弄通上下功夫。要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全部地而不是局部地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不能就事论事,不能搞形式主义、实用主义。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同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贯通起来,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同把握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贯通起来,深化认识党的十九大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各项战略部署的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全面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做实上下功夫。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
二、学什么?准确把握和深刻领会九个“新”
党的十九大精神体现在九个“新”上。新主题。党的十九大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新成就。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变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在党的历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十九大报告概况了九个方面的成就。新特征。党的十九大在深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法作出修改,主要依据是:一是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三是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他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此造成或派生的。新思想。党的十九大最大的亮点和最重要的贡献就是郑重地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一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且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这个重大政治判断,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必然结果,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光明未来的必然要求。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本质内涵作了高度凝练和科学概况:“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新使命。党的十九大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报告强调,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努力实现伟大梦想。新目标。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战略部署,提出新的目标。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党的十九大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第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二,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第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第五,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还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提出大政方针,作出重要部署。新要求。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要清醒认识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要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握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任务。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原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没有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中华民族将会一盘散沙。
三、怎么干?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焦作落地生根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本目的是学习精神,武装头脑,认真实践,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焦作落地生根。11月24日,中共焦作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焦作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焦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推动焦作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市总体定位和战略布局:“四城四区”,即建设中原城市群和豫晋交界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郑州大都市区的门户城市、国际知名文化旅游城市、宜居宜业生态文明城市,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区、康养产业发展示范区、中原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先导区。
从时间节点看,就是要实现“一小步、两大步”的奋斗目标。“一小步”,就是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提升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两大步”,就是到2035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创新型城市;到2050年建成创新富裕美丽平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
从空间维度看,就是要推进形成“一核两廊四带六组团”的空间发展布局。一核,就是中心城区的发展。两廊,就是两个经济走廊,一个是新乡—焦作—济源—洛阳的工业走廊,另一个是郑州—焦作—太原的经济发展走廊。这两廊对我们非常重要,特别是郑焦融合,郑州—武陟—示范区是我们要着力打造的一个廊道。四带,就是南太行旅游带、南水北调绿化带、黄河湿地文化旅游带、大沙河水生态观光带。六组团,就是六个县城、六个支撑。
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焦作落地生根,领导干部必须提升政治站位,对照我市的总体定位和战略布局,勇于担当,率先垂范,做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者、宣传者、实践者、研究者,要做实干家。社科界和广大社科工作者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焦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解决问题为前提,以服务决策为目标,积极开展对策性、应用性研究,形成有影响、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强社科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多出成果、多出精品,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围绕我市发展的总体定位、战略布局和奋斗目标,特别是“一核两廊四带六组团”的空间发展布局,加强研究和论证,推动落到实处,助力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作者为市委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市社科联正县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