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井口温度5摄氏度,供暖管道没有问题,供暖正常……”12月18日,在九里山矿副井口,运转队地面班班长刘平选正在认真检测井口温度是否达到要求。
自12月13日开始,我省迎来了一次大范围的降温和雨雪天气。面对寒流袭击,焦煤集团严阵以待,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克服燃气供应不足的不利影响,切实做好矿井防寒防冻和生产生活供暖,让职工温暖过冬。
重点监测 保障设备运行
为了应对冬季严寒,焦煤集团从今年10月份就开始安排冬季“三防”工作,要求各单位备足防冻保暖物资,并对供暖设备进行全面检修。但由于天然气供应紧张,该集团基层各单位的燃气锅炉不能满负荷运转,给今年的矿区供暖造成很大困难。
“为做好矿井冬季供暖工作,我们根据供气紧张的实际,推行‘抓大放小’的供暖政策,重点对副井口、职工餐厅采取全天不间断供暖。”九里山矿矿长许成富告诉笔者。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该集团在把副井口作为防冻重点部位的基础上,还要求各生产矿井增加供暖设备的检查频次,坚持每小时进行一次巡检,确保井口设备安全运行,让每一名职工都安安全全上井下井。
科技引路 增加冬季热能
针对天然气供应不足的实际,该集团各矿井还依靠科技手段,积极增加冬季热能。
赵固二矿通过对压风机房的10台压风机进行技术改造,实现无人值守及余热回收利用,日平均供洗浴热水量为167吨,运行至今已为矿井节约洗浴用水成本135万元;古汉山矿采用热源泵技术和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将大约85%的电能转化为热量,使排放的大量矿井水中无用的低温热能转变为有用的中、高温热能,每小时产生80立方米45~55摄氏度的热水,让职工真正过一个“暖冬”。
“作为煤矿工人,每次上下班都要换衣服,现在澡堂每天都供暖,温度基本上都能达到20摄氏度,洗澡换衣服没感觉到冷。”古汉山矿掘一队队长黄鹏超说。
多措并举 真情关爱职工
面对寒冷的冬季,该集团从“两堂一舍”等涉及职工利益的小事抓起,确保职工吃得好、穿得暖、住得舒心。
该集团有关领导多次和供气部门协商,增加对所属矿井的供气配额,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供暖。通过努力,目前九里山矿每日供气已经由2500立方米增加到1万立方米左右,实现重点安全部位供暖不间断,办公、生活区分时段供暖,确保生产生活两不误。赵固一矿为了提高更衣区温度,要求工作人员在上下班高峰时间根据天气寒冷情况,及时开启空调补暖,并在职工澡堂专门安装了电子测温装置,把水温控制在42摄氏度,确保职工舒适洗澡。
该集团各生产矿井针对天气寒冷的实际,对餐厅饭菜品种进行调整,增加了冬季食谱。同时,筹措资金为住在宿舍的职工每人增加一套被褥,确保职工温暖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