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
一位养育了9个儿女、拥有27个下下一代的老人。
他的善良,他的真诚,他的智慧,他的幽默,他的正直,他的无私,他的俭朴,他的务实,累积成了让人景仰、崇拜的高峰。
2017年11月15日,农历九月二十七,离九十大寿还有一星期的时候,他没有来得及和孩子们打一声招呼,匆匆地走了。
儿女们放不下,乡亲们舍不得。他的一生,一幕一幕的,在大家的回忆里,一遍又一遍重放——
他一生健谈。从街坊邻居的琐碎小事,到国家政策的基层效果,再到周边邻国的动荡安宁,没有一个不能成为他的话题。
他一生睿智。即便在他的晚年,虽然听力有所下降,虽然视力已不如前,依然丝毫不影响他对周围形势的判断。评一人一事,他无偏无激,有理有据,每有精言妙语,常见独到之处。
他一生明理。如何当老人、如何当孩子,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乃至如何对待功名利禄、如何对待生老病死,他都有自己一整套的看法,更有自己一系列的实践。邻居盖房影响了自己的宅基地,他讲究以理服人;家里人和其他人发生冲突,他总是先批评自家人;尽管他内心十分希望儿女们来看自己,却总是说“没事不要一直跑”;儿女们给他捎来任何东西,都要被他告诫“不要乱花钱”。80岁生日那一年,3个儿子6个女儿以及更多的下下一代,筹备着要庆祝一下,他坚持不让。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允许儿女们为自己做生。
他一生活泼。饱经沧桑的面庞,常常会因为叙述青少年时的顽皮而通红,那一瞬间,他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满脸堆起了核桃纹。就是他,早年在弟弟因家境不好送给别人时,背着父母又把弟弟偷了回来;就是他,在80多岁的时候还领着几个老伙伴蹬着三轮车到处跑。有一次,因眼神不好,他翻倒在路边的水沟里,竟然顾不得腿上在流血,翻身上车,继续前行。
打抱不平,主持正义,在他全部的故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他会为看不惯别人家的媳妇骂公婆而一下从正施工的房顶上跳下来,他会因不能容忍有人在大街上欺负人而冲上前去让对方知难而退。这样的事情多了,他就成了一面正义的旗帜、真理的化身。在他居住的街道上,甚至在他生活的村子里,东家长,西家短,人们总是愿意找他说道说道。这种状况,直到今天,也没有多大改变。
童真,童趣,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他。没读过几年书,他却利用各种机会背会了无数条伟人语录。更为叫绝的是他的活学活用功夫,看场合,说事理,他把伟人语录运用自如,增强了说服力,取得了好效果。做平车,做农具,他都是无师自通。庭院里,菜园如何规划,果树如何搭配,他都有自己的见解。墙上揳个钉,门后做个栓,都有他的奇思妙想。有一次,他对灯泡为什么会发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手拿灯口研究了半天,结果是又多了一种经历——触电。孩子们惊恐万状,他自己却眉开眼笑。
这是一幕永恒的场景。他坐在自家门口,远远近近的老老少少,围坐在他的四周,听他高谈阔论,听他说古道今。这是一个属于他的王国,他好像一位威风八面的“国王”。一段笑话讲完,在众人的开怀大笑中,他满面红光,眼睛再一次眯成了一条缝,脸上再一次堆起了核桃纹。
长街犹在,物是人非。在老少爷们儿的心里,他成了永远的念想。
他的名字叫崔文太,温县祥云镇喜合村第六村民小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