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暖阳照在云台山景区黑龙洞口,57岁的云台山景区环卫工郭有顺弯着腰正把垃圾斗里的碎屑倒进垃圾池中。黑龙洞深30米,高1.75米,宽约1.2米,穿过这个山洞,就可以看到云台山景区最精华的美景——红石峡。
旅游旺季,到红石峡景点游览的游客很多,黑龙洞需要排队通过。郭有顺的清扫路段是从黑龙洞洞口到红石峡景点的平桥处,全长约180米。游客想尽快看到美景,郭有顺在清扫时尽量不挡路、少占空间,常常是随着人流进去捡垃圾,然后蹲着把垃圾袋运出去。“人多的时候,来回一趟要两个小时。”说起自己的工作,有些腼腆的郭有顺打开了话匣子。
穿过黑龙洞,就是红石峡的一线天。从栏杆向下望,是十几米深的悬崖,很多游客都是溜着通道内侧走。而郭有顺时常要从护栏探头向下望,寻找掉落在崖壁上的垃圾。为了清扫这些落在栏杆外的垃圾,他还自制了一把4.5米长的扫帚,便于自己工作。
如果垃圾落在长扫帚够不到的地方,就需要“下绳”去清理,而“下绳”时需要两名安全员配合。郭有顺把长约28米的绳索一头系在腰间,一头固定在护栏处,再用一条绳索系在安全带上由两名安全员拽着,然后双手拽绳,顺着峭壁往下滑。
郭有顺“下绳”清理垃圾时,总会有很多游客驻足观望,大家一边感叹他的工作不易,一边叮嘱他要注意安全。“刚开始下到那么深的崖下清理垃圾,心里很害怕,后来熟练了就不怕了。”郭有顺说,“一年也记不清‘下绳’多少次了,反正看到有垃圾我就下去。”
由于经常“下绳”贴着崖壁走、靠着栏杆清理垃圾,他一年要磨烂两套工装。有时候,一些粗心的游客将手机、钱包掉落崖下,得到这些游客求助后,郭有顺和同事都会“下绳”帮游客捡。
郭有顺回忆,有一次他发现一名游客拍照时,手机不小心掉落到崖下数十米深处。正在游客不知所措时,郭有顺找来安全绳,在安全员的协助下“下绳”,成功地将手机捡了上来,游客激动得不停道谢。“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不过这都是俺应该做的。”郭有顺说。
2011年至今,郭有顺已在景区环卫这个岗位上坚守了7年。他已记不清在这段路上来回走了多少趟,上下攀爬悬崖多少次。说起不少游客对自己的称赞,郭有顺羞涩地说:“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就要把这份工作做好。能听到游客的一声称赞,俺就很满足了。”
在云台山景区,一线环卫岗位上共有346名环卫工。其中,像郭有顺这样时常需要在悬崖峭壁或陡坡上作业的“蜘蛛侠”有244人。他们数年如一日,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坚守,守卫着云台山这一方美景,已成为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