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本报通讯员 许 丽 王翠霞
在焦作工业转型升级的当下,新风神与倍耐力工业胎的跨国“联姻”成为轰动化工行业的焦点。
“风神在中国、北美及欧洲有不错的市场表现,而倍耐力则是南美市场的领导者,彼此优势互补,意义重大。”这是国内主流媒体对这场联姻的评价。
重组完成后,新风神将成为全球第四大工业胎生产企业,成为中国化工旗下全球唯一工业胎资产平台。新风神董事长白忻平说:“20多项技术,正在加快由倍耐力向新风神的转移步伐。与此同时,新风神年轻的技术团队,正在快速成长为具备全球化视野和技术实力的中坚力量。”
基于转型升级的目的,风神轮胎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建设全球工业轮胎研发中心项目,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项目总投资14332万元,主要建设物性实验室、化性实验室等实验室,利用公司原有试验及检验检测设备,新增实验室用开炼机、实验室用小密炼机、实验室用平板硫化机、钢帘线疲劳试验机等先进的试验检验仪器和设备,消化吸收倍耐力强大的研发技术,利用研发信息化手段,加快研发平台建设,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目前,一支年轻的新风神研发团队,正承接着风神与倍耐力卡客车子午线轮胎的研发技术对接协同工作。团队现有55人,其中常驻外籍专家6人,研究生10人,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截至目前,新风神研发团队开发的4个HD新产品,已在2017年11月份投入市场;东风商用车配套销售量95%的重点配套产品已完成改进,平均重量降低5%;新风神产品的室内耐久性能提升44%,滚阻性能提升1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欧洲市场第三代产品采用全新的外观设计,其中一款标签法达到滚动阻力B级和湿滑安全A级水平……
从“相亲式尴尬”到“老友般交流”
HD项目组成员李国瑞说:“起初,由于不了解意大利文化,加上对倍耐力技术人员的敬畏,双方的沟通充满了‘相亲式尴尬’。倍耐力技术人员提供需要的清单,翻译成中文,我们主要提供相关技术文件,翻译成英文。时间一长,我们发现双方对很多问题点的理解相差甚远,对同一个问题的表达形式不尽相同。咋办?双方共同制定了关键术语的中英文对照表,避免错误,提高沟通效率。”
语言交流是基础,手机和白纸是辅助,碰到无法表达或对方无法理解的,立即绘图,你在上面绘一笔,我在上面添一画,全程讨论听到最多的词是“No”,最让人欣喜的词是“Yes”。没有了刚开始的羞涩和尴尬,更像是一堆老友围在一起解决无数的小烦恼。从不敢说、不会说到主动说、放开说,融合阶段大部分团队成员都完成了这一蜕变。
2017年3月6月,李国瑞所在的风神HD项目组研发的产品在河北邯郸、沙河、邢台和隆尧进行了第一轮路试,测试结果表明产品性能大幅提高,200多条投放路试的轮胎寿命均达到正常HHD(High Heavy Duty)产品的水平,实现了风神产品的突破。
“产品转移”带来的“思想融合”
在风神,第一个转移的是倍耐力Formula品牌的一款产品。但是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转移也会“水土不服”,诸如模具向心机构设计不一致,产品设计的思路和理念不同……转移刚一开始,各种问题就不断涌现出来,急需良方去应对出现的种种不良反应。
TBR工业化部负责人张铃欣说:“其实我觉得在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我们最难攻关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中意文化融合思想上的碰撞。倍耐力希望我们按照他们所提供的方向去改,而我们由于设备、工艺等不同,无法完全复制倍耐力产品。刚开始双方不停地以邮件沟通,我们说了实际困难后,倍耐力技术人员依然不同意我们的改善方案。那一段时间,双方都很无奈,他们不肯让步,我们无法满足,导致双方一次次产生分歧。但是在分歧产生后双方努力沟通,逐渐建立了一定的默契,我们邀请他们实地指导,他们也欣然前来。”
2017年1月16日,第一次样胎试制吸引了风神员工和倍耐力技术人员的目光。胶料的准备、半部件的制备、部件尺寸和生产过程参数确认、每一个灯标部件在成型机上的状态确认到成型的反包、滚压、内衬层接头方式、带束层的对接方式、上胎面的方式以及胎面接头的压合方式……调试就花了12个小时。在这12个小时中,每一个步骤都被认真对待,每一个程序都不敢掉以轻心。过程煎熬而又揪心,当看到倍耐力产品在风神落地的那一刻,大家都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相拥庆祝。“其实这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产品转移的单纯成功,更是我们双方思想碰撞到融合的胜利。”张铃欣说,“从简单的英语对话开始,从底层的技术思路开始,从基本的管理方法开始,我们和倍耐力方面的专家取得了高度共识。”
自2016年8月份第一个倍耐力配方决定向风神转移开始,已有12个配方在风神落地实现工业化,并对已转移配方的性能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成品胎的验证,有效支撑了欧洲第三代产品的开发、OE产品滚动阻力性能的提升、HD重载产品的改进以及formula产品在风神焦作工厂的转移落地等项目,这是对年轻团队的一次考验。
“倍耐力和风神团队通过近一年的合作,沟通越来越顺畅,合作越来越和谐,同时结出了令人满意的果实。”Francisco这样评价这一年来的合作。
不甘于追赶,要成为超越者
风神与DFCV(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东风商用车)有着30年的良好战略合作关系,风神拥有DFCV连续16年的战略供应商殊荣。根据DFCV要求,下一代高端环保车型将主要配套超低滚阻轮胎产品。在前期路试中,风神超低滚阻产品相比竞争对手存在一定劣势,产品被拒之门外。这对于研发团队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倘若不甘心缺席DFCV最新产品的配套,就必须用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捍卫风神16年的荣誉。
在多次赴DFCV争取到风神低滚阻产品重测机会的同时,风神研发人员开始了“荣誉之战”。确认低滚阻产品的技术要求,分析前期测试数据,深入对比分析竞争对手产品,确认后续验证项目及配套路线……
通过配方性能平衡、结构调整、模具设计、开发低生热配方、高强度骨架材料的运用等,在滚阻方面风神已经能够和竞争对手媲美。但是风神不甘于追赶,还要做出比竞争对手更优越的产品,在竞争中体现优势,成为DFCV下一代产品轮胎的首选供应商。
风神团队和倍耐力技术人员通力合作,运用倍耐力的先进技术理念,结合风神实际情况,进行了产品试制。实际效果比理论预期还要让人惊喜:滚阻性能又有了近10%的降低,大幅领先于竞争对手。经过测试,室内性能完全满足要求。研发团队没有想到会有如此奇效,得知此消息后都异常兴奋。有了如此有力的产品,有了足够多的超越竞争对手的优势,风神的低滚阻产品顺利地进入了DFCV低滚阻车型的标准配置。
新风神研发团队,不是风神和倍耐力双方原有技术和人员的简单叠加,而是坚持原则,把握方向。他们把文化融入技术融合中,实现了继承与创新。我们相信,经过大浪淘沙的洗礼和自我更新的健体强身后,未来的日子,风神研发团队会击鼓奋进、勇往直前,助力企业走得更加稳健,让新风神在诸多目光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