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今年7月市政协委派第十六民主监督小组进驻市人社局开展民主监督工作以来,该局上下树牢“接受监督是常态”的理念,积极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为民主监督员开展工作给予无条件支持、配合和协作,将对一个点的监督变成一条线、再由一条线变成一个面,助推人社各项工作创新发展、提质增效。
据了解,市人社局党组对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工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专门召开班子会议、中层以上干部会议进行安排。该局局长韩明华多次强调,要树牢“接受监督是常态”的理念,以民主监督为契机,促进工作创新发展。为加强组织领导,该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各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民主监督工作小组,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工作,印发开展民主监督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局办公室一名干部当联络员,保证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有序开展。
积极主动接受监督,大力支持市政协民主监督员的工作。首先,搭建新平台。该局建立民主监督员微信群,加强工作人员与民主监督员的联络沟通。民主监督员在工作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后在微信群里通报,该局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整改。同时,该局将平时的工作动态及时在群里发布更新,使政协委员及时了解全局工作开展的相关情况,便于实施监督。此外,还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予以汇报、沟通和交流,使民主监督更便捷、更灵活。其次,开辟新阵地。为便于民主监督员开展工作,该局专门腾出一间办公室,设立民主监督员工作室,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第三,积极探索新形式。该局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把政协委派民主监督员到该局开展民主监督作为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不足的有力抓手,从各个方面给予无条件支持、配合和协作,变对一个点的监督为一条线,再由线到面。
有了好的工作基础,市政协第十六民主监督小组采取多种形式对人社工作开展有效监督。开展明察暗访。民主监督员通过不定期到市人社局机关、局属单位和县(市)区人社局,对工作人员的纪律作风、服务质量、服务效率进行明察暗访,有效地促进人社系统作风转变和效率提高,提高群众对人社部门的满意度。在第二次市直单位“评班子”网络投票环节,该局荣获第一名。参与对人社工作热点的监督。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考、职称评审、医疗保险、就业创业等工作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民主监督员积极参与这些深受社会关注的工作,详细了解具体操作流程,促使该局在处理问题时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对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进行监督。为提高政协提案的办理成效,使办理过程中已承诺的事项得到更好落实,9月14日,该局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对2017年承办的政协提案开展“回头看”活动。今年,该局主办的21件建议提案,认定为A类的达100%;见面率、办复率、满意率均达到100%。承诺事项均取得有效落实。对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该局现场进行答复,对涉及的问题逐一解答,增强了政协委员的理解和支持。
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人社系统工作涉及百姓的切身利益,涉及的矛盾纠纷也比较多,民主监督员积极参与、了解情况,从专业的角度提出意见建议,为解决信访积案出谋划策,帮助化解矛盾纠纷。
新政策出台前征求民主监督员的意见。我市实施医疗保险精准扶贫托底工程工作开展前,向民主监督员征求意见建议。我市生活困难群众19.5万人(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等),因患病致贫的达45.5%。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将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保工作交由市人社局牵头负责后,该局按照市委书记王小平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等领导的指示要求,与扶贫、民政、公安、地税等部门密切协作,摸清底数,精准识别,强化宣传,分类参保,抓好征缴。全市19.5万名困难群众参保率实现两个100%,即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实现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一站式”即时结算。
在做好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保工作的基础上,为完善医保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从今年7月1日起,我市在武陟县、温县试点实施医保精准扶贫托底救助工程,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筹集专项财政资金给予重点医保扶持,并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首批兑付了待遇。通过医保扶贫,全市累计有1.3万名困难群众因病致贫问题得到解决。省政府专门发文推广焦作工作经验,省政府领导多次来我市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全国医改办组织20多家媒体记者莅临我市采访并给予高度评价。
此外,关于支持大学生留焦创业就业的若干措施正在征求民主监督员的意见,目前该政策正在完善中。
据悉,下一步,市人社局将继续把接受民主监督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落实,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落实深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通过实施就业惠民工程、创业富民工程、医保助民工程、社保安民工程、人才兴民工程、服务便民工程,提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的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维权工作实现新发展,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尊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