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产经观察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撬动转型杠杆 激发发展活力
“共享式”写作
大妈救助百余条流浪狗“气走”丈夫
龙蟒佰利联雄踞亚洲行业之巅
沁阳打造360°扶贫网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12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撬动转型杠杆 激发发展活力
——我市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发展采访记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历经8年的探索和创新,龙蟒佰利联采取多产品联产及30余项具体的技术创新,成功地对传统的硫酸法生产工艺进行了全面系统改造。图为该公司立体仓库前正在装运钛白粉的工作现场。
  焦春丽 摄
 
   

  本报记者 孙国利

  借助创新力,龙蟒佰利联集团走在了同行的前列,逐步发展成为业界知名、享誉中外的中国钛白粉行业最大的上市公司。同样,面对行业低迷、竞争加剧,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却能一枝独秀;原中内配公司承担实施的国V以上节能汽缸套智能制造技术研发及应用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河南理工大学发布重大科技成果:全球首款MAGBUS直驱无缆多轿厢立体电梯自主研发成功……

  焦作工业的实践表明,转型升级不能把基础转弱了、把特色转丢了、把优势转没了。转型是提升,是在创新基础上推动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靠做强做优来巩固优势产业的战略支撑地位。

  今后几年,是焦作跨越发展的关键期、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改革创新的机遇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焦作要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持续求进,必须有战略眼光和思维,明辨大势、把握大势、顺势而为。

  “强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打造焦作创新升级版,引领转型发展。”市委书记王小平在8月22日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明确要求。

  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也曾殷切嘱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抓创新就是抓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支持创新就是支持发展,谋划创新就是谋划未来。无论是发展动力的转换还是经济结构的调整,最根本最关键的还是创新。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是焦作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义,是焦作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的重要路径。

  来自中国科学院的几批专家应邀密集来焦作对接项目,中科院携百家企业打造转型行动方案紧锣密鼓地实施中。与此同时,我市打出组合拳,科技创新领域动作频频:强化主体作用,着力培育科技企业;强化平台支撑,着力筑牢创新支点;强化载体建设,着力丰富创新路径;强化动力之源,着力培养科技人才;强化开放合作,着力抓好开放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区域经济要想跨越式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激发创新的活力、建立创新的机制、不断推出创新的成果。我市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效益逐渐凸显,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创新载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我市高新区申请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区工作,已通过省政府示范区建设协调推进工作委员会审核,年内可望成为首批辐射区,享受省支持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

  创新主体培育力度不断加大。我市制订和落实《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方案》,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家,总数增至87家。申报省创新龙头企业9家,其中6家通过评审,通过数量位居全省第三位;现有省创新型龙头企业3家,位居全省第三位;新增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4家,现有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25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备案22家,备案企业总数增至355家。

  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加强。我市组织申报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通过认定9家,总数增至75家,位居全省第四;新增省院士工作站2家,总数增至20家,数量居全省第三,其中江河纸业、京华食品、健康元3家院士工作站被评为优秀院士工作站;新增省众创空间备案2家,总数增至5家;新增国家众创空间备案1家;新增河南省重点实验室3家,总数增至7家。

  创新项目实施取得新成效。我市承担实施省科技计划项目110项,获得支持经费3340万元。其中,承担实施省对外科技合作项目5项,获得支持经费250万元,均居全省第二位。推荐申报省重大科技专项需求建议项目21项,项目总投入166930万元,其中研发投入31980万元。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81项,总投入9.3亿多元,落实投入3.1亿多元,项目全部完成后,预计年可新增销售收入37.9亿多元,新增利润9.5亿多元,新增税收3.4亿多元。组织验收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7项,通过验收13项。通过验收项目带动企业研发投入2869万元,新增销售收入1.9亿多元、利税3073万元。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市评定奖励市科学技术奖34项,获奖成果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收入34.8亿元,新增利税8.7亿元。截至目前,技术合同认定登记1.39亿元,同比增长711%,增幅居全省第一位。1~10月,全市专利申请量达3719件,同比增长27.1%;全市获得授权专利1922件,同比增长7.6%。组织27家企业参加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暨河南省科技创新雏鹰大赛,其中12家企业进入省决赛,获得二等奖2项;1家企业参加全国总决赛,获得初创组优秀企业奖。

  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建设取得新突破。继2016年江河纸业公司姜丰伟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之后,2017年皓泽电子有限公司林聪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有望获得科技部100万元人才经费支持。评选焦作市首批创新创业人才(团队)28个,落实扶持资金850万元。

  科技经费改革持续深入推进。我市认真落实科技贷款制度,累计落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科技贷款5620万元,支持企业22家;继续实施创新券制度,发放创新券7309万元,支持企业200家;设立焦作市科技创新奖励资金,从2017年起,市财政科技经费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奖励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服务平台、专利、科技成果等科技奖励事项;筹备设立科技创新投资引导基金,支持企业200家。

  科技创新环境更加浓厚。我市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焦作市科技创新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全市引导鼓励企业加快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首次发布了县(市)区科技创新指数及排名,表彰奖励了一批科技创新先进县(市)区、科技创新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和科技创新优秀平台,全市科技创新氛围更加浓厚;组织举办第十七届科技活动周,先后组织知识产权大讲堂、科技进社区、开放科普场馆和科普教育基地等活动。

  当前,焦作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跨越、蓄势崛起的重要关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锐意创新。锐意创新、引领发展,关键是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把加快新旧动力转换、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作为中心任务,顺应需求特别是消费升级新趋势,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产业结构性战略调整,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