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放眼武陟县城,一座座公园喜迎宾朋、一条条道路向前延伸、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们惊喜地发现,县城更大了、更美了、更靓了。
踏入产业新城,新路、新公园、新湖、新建筑……时刻刷新着人们的记忆,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彰显着武陟人的豪情壮志。
喜看美丽乡村,整修一新的道路、宽敞明亮的文化广场、新颖别致的住宅小区、暖意融融的慈善幸福院……农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派美丽生活新风貌。
发生在人们身边的变化犹如一个个优美的音符,共同演奏出一曲动人的武陟乐章。
今年年初以来,武陟县以建设中原城市群核心区新兴增长中心为目标,深入推进县城建设提质工程,大力实施城乡统筹战略,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面貌发生较大变化,群众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城区建设提质增速
2017年,武陟县紧紧抓住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试点县的机遇,坚持新城老城共建,强力推进城市“双修”,全面推进县城提质,制订了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共谋划项目142个,总投资达224亿元。截至11月底,已开工项目59个,竣工项目5个,完成投资31.9亿元。
在实施城区道路建设过程中,该县坚持地下工程优先的原则,做好雨污分流、管线入地。实施了“9路2桥”工程建设,朝阳一路东段完成南侧雨污管网敷设和路床平整及碾压;朝阳三路已完成雨污管网、热力管网建设和水稳层铺设;朝阳四路已完成雨污管网敷设;山涛路已完成污水管网敷设;建成投用河朔大道二干排桥,黄河大道二干排桥正在建设函板。创业路改造工程沁河桥至木栾大道段已建成通车,正在进行迎宾大道至河朔大道主路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迎宾大道正在实施雨污管网工程,兴华路以北段近日建成通车。
同时,该县不断加强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启动日处理1800吨的生活垃圾发电项目;新建弱电管网13.5公里、供水管网10公里,新建供气管网36公里,新增居民用户8000户,建成停车场17处,增加停车位1160个;建成城市公交站点20个,投资1300万元,规划建设汽车充电站一座,目前配电设备、充电桩基础已完成,新增新能源公交车30辆;投资3亿元的县医院迁建工程已完成病房楼和门诊楼主体建设;投资1.3亿元的县职教中心和仰韶小学近日建成投用;黄河交通学院新校区、全民健身综合馆等项目已启动建设;与安徽省有关方面联合,实施徽商农产品市场和万佳汇商贸城等市场提升项目,2018年3月份二干排集贸市场可望整体搬迁至徽商农产品市场,朝阳一路交通拥堵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该县规划了“三湖两渠两湿地”生态水系项目,孔雀湖公园已经建成,凤仪湖公园项目正在紧张施工,白马湖水系项目正在编织PPP项目两报告一方案,1600亩的新区湿地公园已委托中央美院设计。同时,该县坚持城区更新与文化保护并重,普查挖掘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存,在老城区先期规划实施占地120亩的木栾店文化街区项目,恢复古城风貌,留住文化记忆。
产业新城日新月异
如今,从郑云高速公路嘉应观站进入武陟,只见新建成的嘉应观门户公园展露芳容,以开放的怀抱,喜迎八方宾客。
顺着高标准新建的郑北大道和宽阔的覃怀大道一路前行,沿途新栽植的高大树木,人行道上鲜艳的彩色路面,高品质的绿化带和特色围挡,让人感到无比惬意。
覃怀大道北段,龙泽湖公园和凤仪湖公园如两颗翠绿的明珠镶嵌两旁,湖水荡漾,绿地环绕,郁郁葱葱;县城市规划展览馆,承载着武陟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和展望未来的豪情,庄重大气,颇具现代风范……
一座距离郑州开车仅需20分钟的美丽新城正逐渐兴起在武陟大地。
2017年,该县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五年成典范”的目标,全力加快县产业新城各项工程建设,各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龙泽湖公园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湖面面积约5万平方米,2月份开工建设,8月15日开始注水,目前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县城市规划展览馆紧邻龙泽湖公园,是集展览、办公、会议、接待于一体的公共建筑,建筑面积约8500平方米,目前主体已封顶,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凤仪湖公园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约3万平方米,目前,湖体开挖已完成,正在进行绿化和硬装铺设。
城市建设的“武陟速度”一次次被刷新,内联外通、水道引领、绿水与城市融合的新形态逐步呈现,“北岸水乡”的格局正在显现。
同时,县产业新城围绕“中原智造”的区域定位,立足精准招商,重点突破现代物流、生物医药、食品保健、装配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已完成项目签约15家,其中慧聪网项目已开工建设,通快电梯项目场地已平整结束,即将开工。截至目前,华夏幸福已在该县新注册企业21家。
今年3月份起,该县将木栾片区13.5平方公里的市政服务委托华夏物业运营服务后,由专业团队维护、养护,实行绿、美、亮、净运营,提升了城区承载力,数字县城的雏形已基本形成;从8月份起,按照木栾片区现有标准,华夏物业团队已进驻詹店片区,对国道G327詹店段、中德电梯园区、现代装备制造园区近20公里路段进行城区管理运营,努力构建良好的产业园区发展环境和人文居住环境。
美丽乡村共建共享
今年年初以来,武陟县高度重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精心组织实施,坚持高位推动,着力建设27个美丽乡村示范村,重点打造1个特色小镇、4个省级美丽乡村试点项目村、4个市级美好乡村重点村,着力打造提升35个美好乡村、105个宜居乡村。
该县坚持实行“五个一”投入机制,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大封镇大封村、圪垱店乡圪垱店村、大虹桥乡大虹桥村、谢旗营镇谢旗营村,申请省级美丽乡村试点项目资金4000万元、市级配套资金572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144万元;县财政列出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继续实行县直单位包村帮扶助建制度,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已帮扶137万元。同时,各乡镇(街道)、村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积极鼓励群众集资,召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以及在外工作人员座谈会等,筹集建设资金。目前,全县共筹集社会捐资410余万元。
建设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坚持“按季节、分阶段、有重点”的原则,把握时间节点,特别是针对示范村中的贫困村,狠抓硬化、排水、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促各村针对自身情况,见缝插针赶进度,穿插进行抓建设,加快创建进度。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投入资金9570.3万元,硬化道路64.7千米,修建排水沟49.3千米、建成文化广场27个。同时,在全县继续推广群众参与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模式,使常态化保洁得到保障;选取人口密集、污水排放量大的村庄,采取污水集中处理方式,圪垱店村建成污水处理厂,大封村污水处理项目已完成招标。
突出示范亮点,打造特色小镇。该县重点打造的嘉应小镇通过整合、改建,再配以餐饮、休闲购物、旅馆、文化艺术类等商业形态,倾力打造文化街、饮食街、娱乐街等。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180余万元,核心区19户建筑物外立面改造以及强电、弱电、雨污、燃气管网建设已全部完成。同时,针对4个市级美好乡村重点村以及4个省级美丽乡村试点项目村开展重点提升工作,通过新增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等内容,完善村内基础设施,提升村庄整体形象,打造示范亮点。目前,4个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村的建设项目已全面开工。
倡树文明新风,共享美好生活。该县着力打造“慈善+养老”的武陟品牌,建成115所农村慈善幸福院,3300多名农村贫困空巢老人入住养老;全县志愿者、义工团队2.5万人。通过实施文化工程,打造涵养文明、提升素质新路径,已建成文化广场27个、文艺舞台15个,绘制文化长廊1.8万平方米,8个亮点村正在加紧建设;全县拥有广场舞队伍560支、戏迷活动点120个、各类文化活动小组1023个,常年参加文化活动的群众达到10万余人。同时,积极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远离黄赌毒等不良习俗。组建志愿者服务队112支,评选“十星级文明户”300户,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家庭等志愿服务活动1200余次,举办“道德讲堂进乡村”活动500余场,有力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形象、转变了作风、改进了民风。
翟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