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中站区·博爱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行动诠释担当
中站区清理积雪方便市民出行
大力实施“引金入焦”工程
中站区召开全区工作务虚会
博爱县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
博爱怀商文化节即将盛大启幕
图片新闻
焦作十五中举办趣味运动会
百字新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1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博爱县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将互联网时代日益主流化的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作用于帮扶对象,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借此改变落后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方式,从而实现脱贫致富……博爱县自2015年成为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以来,探索出内生型电子商务发展路径,确立“11332”电商发展布局;通过搭建电商服务平台,探索形成“电商+特色产业+贫困户”“电商+特色活动+贫困户”“电商+微信公众号+贫困户”等三农经营新模式,推动农村电商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拓宽贫困户就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

  据统计,该县共有贫困村2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896户。目前,该县498个电商乡村服务站点已完成贫困村全覆盖,累计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1100余人次,电商已帮助54户贫困户200多人实现脱贫。

  农产品“触网”成为扶贫新路径

  如果农民懂电商,就能够直接与客户进行沟通,快速获取市场信息,与市场接轨,知道自己应该种什么,如何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

  该县寨豁乡小底村、玄坦庙村是省级贫困村。近年来,这两个村的群众大力发展林果种植业,冬桃、樱桃、小米、核桃等农产品质优价廉,却因交通信息闭塞销售困难,销售方式也只能是一家一户自产自销,最多卖到周边县市。该县大力实施电商工程后,明确提出要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支持以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手段促进贫困问题解决,并推动光缆入乡、进村、到户,实现贫困村互联网全覆盖,引导贫困群众触“电”上网;通过构建线上、线下营销模式,与新浪、驴妈妈、腾讯等全国知名门户网站开展战略合作,小底村樱桃园挂上“果真了得、好美佳、郑果旗舰店、菜篮网”等电商牌子,推行顺丰快递“产地直供、全程冷链”快运模式;通过博爱人家电子商务平台和邮政快递物流,开展“珍惜樱桃”预售活动,30户微商共同参与运作,线上销售突破2万公斤;樱桃节期间,小底村借助电子商务,樱桃每天卖出上百单,最多有400单,樱桃全部为现场采摘、冷冻包装,直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最远销售到广西,樱桃销售价格也推高30%。截至目前,小底村直接由贫困户参与种植的樱桃达200亩、冬桃200亩,带动70余户贫困户受益;玄坦庙村直接由贫困户参与种植的冬桃达200亩,带动30余户贫困户受益。另外,寨豁乡还发展连翘种植2000余亩、皂刺培植3000余亩,吸纳贫困户在基地务工,共带动100余户贫困户受益。

  目前,该县九大电商平台已实现37个省市级贫困村农村服务网点全覆盖,各乡镇街道充分利用九大电商平台,积极探索电商扶贫模式。磨头镇先后创建大屯博爱人家、狮口沁园春创业吧、王堡博爱人家、崔庄博爱人家、崔庄农村淘宝和大礼元博爱人家6个电商扶贫服务站,全镇70%以上的贫困村实现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当地特色产品,交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月山镇采取技能培训、资源投入、市场对接、政策支持、提供服务等方式方法,帮助贫困户开办网店或安排在电商链条上从业就业,并积极鼓励贫困户在镇电子商务创业园开设网店,代销农特产品。2017年,该县农业网上交易额达7.2亿元。

  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小小网店里有大文章,既可以推动农民依靠电商发家致富,也是对农村经济的一种新的“造血”途径。通过发展电商,农民开阔了眼界,政府扶贫摸索出新的方法,电商扶贫之路在博爱县越走越宽。

  该县磨头镇以大屯、狮口、王堡、崔庄、大礼元5个贫困村为重点,依托镇电子商务创业园,因人而异、贴近实际制订培训方案,整合现有培训资源,构建电商扶贫人才培训体系,促进网货培育和生产,实现电商扶贫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全覆盖。同时,该镇在8个贫困村直接开办培训班,方便群众就近学习。目前,该镇确立以豫竹食品、张赶山药、闪拐鞋业服装为主打的网货产品格局,全镇70%以上的贫困村实现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当地特色产品,交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创建大屯博爱人家、狮口沁园春创业吧、王堡博爱人家、崔庄博爱人家、崔庄农村淘宝和大礼元博爱人家6个电商扶贫服务站。另外,该镇还计划用两年时间,在贫困村全面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实现“三有一能”目标,即镇有电商扶贫服务中心、村有电商扶贫对接服务站、组有电商扶贫指导服务员,50%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交易额年均增长30%以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输血不如造血。该县着力创新培训模式,设立全省首家县级媒体电商频道,让贫困群众在家就可以直接学习电商方面的知识。截至目前,该县已对3388名年龄在65周岁以下的贫困农民进行电商基础知识培训,实现37个贫困村全覆盖。

  壮大线下实体产业 创造电商扶贫土壤

  在电商发展初期,该县先行者带领村民搭上电商快车,在集中发展阶段,全村集体创业,为脱贫奠定可持续发展之路。

  该县积极探索“从特色产品到特色产业进而发展为特色经济”的产业扶贫之路。太子庄返乡青年黄火星,创办佳怡家电子商务公司,主要生产和在网上销售“懒人沙发”家居产品。公司成立以来,黄火星借助阿里巴巴、淘宝、京东等网络销售平台,通过申通快递、圆通快递、EMS等现代物流运输体系,直接提供产品给全国的消费者。目前,公司业务正稳步向前发展,产品主要销往沿海城市及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年销售收入达600余万元。企业通过发展电商拓展市场,实现了自我壮大和升级;反过来,也更有能力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目前,该公司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15个,每个贫困户月均增收2000余元;对不能直接到工厂工作的周边40多户贫困户,采取生产加工外包的形式,每户贫困户月均增收2000元。十七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依托博爱竹林资源,按照“合作社+贫困户+电商”多元化经营创办的产业扶贫项目,为贫困户提供竹松茸菌种和免费种植技术培训,贫困户用自家的竹林种植竹松茸,每亩年净收入1.5万元,一年即可实现脱贫。

  王晓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