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鲁甸县“冰花男孩”是许多高寒贫困地区求学孩子的写照,他的父母在外地务工,家里有兄弟姐妹几人,都是留守儿童。
如今,越来越多人接受这样一个观点: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一位教育学家研究发现,促使孩子在学习能力倾向测试上得高分的,智商、社会条件、经济地位都不及一个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经常与父母一起吃晚饭”。父母的陪伴,不但能让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打下高智商、高情商的基础,更能因融洽的亲子关系让你的教育入脑入心。但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留守儿童无福享受,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通过辛勤劳动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他们却留在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对于留守儿童的父母而言,内心的痛苦不言而喻,因为他们面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两难困境,在家门口就业岗位少、工资待遇低的情况下,远赴发达地区打工可以改善家庭经济条件、为子女过上更好的生活夯实基础,代价是放弃陪伴子女成长的机会;留在农村照顾和呵护子女,又难以摆脱贫困,当子女长大后需要上大学、成家立业时无法提供经济支持。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全社会的责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可喜的是,我国在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据报载,2017年,民政部会同公安部、教育部等7部委在全国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落实有效监护,兜住农村留守儿童人身安全的底线,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已经全部纳入有效监护范围。去年,全国为18万名无户籍农村留守儿童登记落户,帮助1.6万名农村留守儿童返校复学,共帮助76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有效监护,依法追究失职父母刑事责任16人,撤销失职父母监护权17例,实现了留守儿童有效监护全覆盖。目前,民政部还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留守儿童的动态监护。
梅花香自苦寒来。以“冰花男孩”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村留守儿童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和乐观向上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的关爱、呵护和培育下,一定能够成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