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柏生)近日一大早,武陟县小董乡南官庄村的秦焕灵将孩子送到学校,就赶紧回到设在村委大院的翔胜制带精准扶贫车间上班。“今天,我的培训期就满了,可以正常上岗了,工资也会高一点儿。这工作就在家门口,不耽误做饭和农活,挺如意的。”秦焕灵高兴地说。
该公司董事长谢振江说:“目前,我公司在小董乡南官庄、南归善、北归善3个贫困村都设立了扶贫车间,为贫困户提供岗位36个,工人平均月工资在2000元以上。现在,公司正在增加设备扩大再生产,争取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就业。”
“翔胜制带的送岗位保薪酬模式,是我们乡创新扶贫模式,落实‘四送四保’,也就是送岗位保薪酬、送股权保分红、送服务保增收、送技术保致富,开展精准扶贫的一种。”小董乡党委书记高艳红告诉记者。
小董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4户856人。该乡坚持党建引领,组织贫困户学政策、学技术,开展“造血式”扶贫,由党员示范户引领带动贫困户脱贫,专业合作社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创新开展“四保四送”,助力精准脱贫。
送岗位保薪酬。该乡依托翔胜制带和喜来多食品两个就业扶贫基地、磨庄食用菌种植和南归善木耳种植两个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南官庄、南归善、北归善3个就业点的作用,为贫困户提供岗位46个,同时与博大劳务输出点结合,转移贫困户就业25人,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送股权保分红。该乡通过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入合作社成为社员等形式,让贫困户成为合作社的股东,并与贫困户签订分红协议。目前,磨庄村为全村10户贫困户赠送了股权,吸收周边8名贫困人员成为合作社社员。
送服务保增收。为确保贫困户收益,该乡以磨庄村食用菌种植和南归善木耳种植基地为主体,免费为全乡食用菌种植贫困户提供菌种和技术指导,贫困户种植的食用菌由银江菇品有限公司签单回收,确保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送技术保致富。针对贫困户的不同需求,该乡对贫困户开展特色种植、养殖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2017年8月26日,该乡在南官庄组织了致富脱贫交流会,渠下村远近闻名的种植大葱专业户张春生和磨庄村党支部委员、食用菌“专家”刘重阳,为贫困户详细讲解有关知识,并承诺为贫困户提供统一供苗、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和包教会、包菌种、包技术的“三统一”“三包”服务。目前,该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期,培训贫困户360余人次,5户贫困户参与长毛兔养殖,7户贫困户参与白灵菇种植,4户贫困户参与木耳种植。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