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2017年,示范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至上,项目为王,企业家为大”的理念,围绕建设实力、美丽、活力、智慧、和谐“五个示范区”总体目标,突出抓好国家高新区、省级产业集聚区两个载体建设,扎实推进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打造全市重要增长极、城市新亮点和生态宜居地,为加快建设“四个焦作”和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作出积极贡献。本刊自本期起推出《盘点2017特稿》栏目,对示范区2017年的亮点工作进行全面盘点,敬请关注。
2017年,示范区坚持项目带动。实施重点项目105个,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9个、1亿元以上项目39个,26个项目建成投产。2个省重点项目、13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9.7亿元、38.7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36%、199%。新引进各类项目31个,总投资232亿元,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19个、10亿元以上项目6个。
突出创新发展。焦作高新区被纳入郑洛新自创区辐射区。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总数达到13家;新增省级创新龙头企业2家、院士工作站1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总数达到68家,占全市的五分之一。神桥科技荣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称号。科技总部新城初具规模,楼宇经济起步发展。
做强产业支撑。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508亿元。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增加值达到6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59.3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67%。蒙牛百亿元产业集群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7.3亿元,5个项目建成投产。
2017年,示范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4.6亿元,比上年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18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9亿元,比上年增长8.5%。实力示范区建设强力推进。在去年第三季度全市重点项目暨产业转型攻坚观摩评价活动中,该区与六县(市)同组并名列第二位,这也是该区继在去年第二季度全市重点项目暨产业转型攻坚观摩评价活动中首次与六县(市)同组并排名第四位之后实现位次前移。
工业经济强势发展
2017年,示范区通过招大引强,突显产业集群效应。
示范区一是坚持抓龙头、强链条、建集群,强力推进蒙牛乳业百亿元产业集群等重大转型升级项目。目前,与蒙牛总部达成配套牧场建设意向,与博瑞饲料、可屹隆瓶业达成合作意向,着力完善乳制品全产业链,建设中原地区最大的乳制品产业集群,将焦作蒙牛公司打造成为蒙牛集团副中心,最终实现年产值超200亿元的生产规模。二是培育大企业。重点支持蒙牛、明仁、中轴、科瑞森、厦工、瑞庆等企业打造大企业集团。三是打造大集群。厦工机械在示范区新上轮式挖掘机、叉车项目,预计年销售收入6亿元;奇瑞集团将年产15万台1.0T发动机项目放到瑞庆公司,2年内销售收入可达10亿元。通过产业链条招商,以科瑞森、中轴、厦工、瑞庆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以蒙牛、明仁为龙头的医药食品和以卓立、华晶、天宝为龙头的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正在逐步做大做强。四是促进“两化”融合。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继续推进千年冷冻等8家企业的数字化车间建设和智能工厂自动化改造。鼓励引导辖区企业发展“制造+服务”“产品+服务”,推进更多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五是优化企业服务。落实示范区支持工业发展的9条意见,列支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工业结构调整。坚持每月走访一次重点企业,现场解决企业问题。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帮助企业缓解担保难、续贷难问题。开展企业家培训,定期举办企业家沙龙。加快推进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调整、规划调整工作。
高成长服务业方兴未艾
示范区去年利用省外资金年度目标为67.3亿元,截至去年10月底完成57.1亿元,占全年目标的84.8%,居全市第二位;实际利用外资年度目标为8916万美元,截至去年9月底完成6701万美元,占全年目标的75.2%;外贸进出口年度目标为26370万元,截至去年10月底完成18717万元,占全年目标的70.98%。一个个数据,彰显了示范区“引金入区”工程的成果。
促进现代金融突破发展。示范区去年大力实施“引金入区”工程,落实奖补政策吸引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入驻,发展金融总部经济,打造全市金融服务中心。建立企业上市(挂牌)“绿色通道”,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落实与建行焦作分行、工行焦作分行、农行焦作分行、焦作中旅银行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协议。大力争取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的开发性金融支持。大力争取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PPP发展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等财政性基金支持。与河南省投资集团等投融资平台加强合作,加快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产业项目建设。推进新区投资集团和示范区城市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城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市场化转型,完善功能,发挥作用。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示范区列支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电商产业发展。与浪潮加强合作,建设省级大数据产业园。深化与苏宁云商、星通北斗等企业的合作。扶持本土电商加快发展,推动小微网商、创客企业、创新创业团队加速成长。
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区依托市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基地、华科能源安全阀检测基地、河南省新思源电力设计研究院,加快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外包、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新康华国药集散母港、胜东鑫特色农产品智能物流基地、众鑫物流园等重点项目,着力推进腾云电商产业园集中仓储和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
积极发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围绕市委、市政府“到2018年基本达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标准”的要求,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确定年度发展目标及具体实施项目。加强文化旅游项目包装策划,结合中心城区改造提升、城市水系建设,开始建设一批滨水带状游园、文化休闲街区、旅游特色街区等重点项目。启动苏家作乡寨卜昌古建筑群的保护修缮、旅游开发。支持苏家作乡推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家作村龙凤灯舞产业化发展。编制完成阳庙镇东岳泰山庙的保护性规划。支持阳庙镇结合阳庙大街改造,规划建设古建一条街。支持蒙牛焦作公司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鼓励辖区其他企业发展工业旅游。
现代农业风生水起
近日,蒙牛牧场项目在苏家作乡落地。该项目涉及苏家作乡东官庄和吉庄两个村,占地总面积1088亩,将提供100~200个就业岗位,助力周边农村群众致富奔小康。这仅仅是示范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
在现代农业发展上,示范区加快建设都市生态农业园区。着力发展阳庙都市农业观光园、苏家作全域农业公园、文昌林果蔬菜园等现代农业园区,重点突破,打造亮点。文昌街道辛庄村大力发展葡萄种植和休闲农业,积极促进农业转型和农民增收。辛庄村整体流转800余亩耕地并成立共利种植专业合作社,当年种植果树40余万棵。该合作社按照“共同经营、集中管理、利润共享”的原则,实行供苗、生产、管理、技术服务、销售“五统一”,科学的合作机制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吸引了周边23个村50余户村民加入,种植面积扩大600余亩。2017年,该合作社投资2500余万元,建成面积1500亩、以红宝石葡萄为主的绿色生态观光园,并配套建设了恒温库、滴灌设施、绿色观光长廊等基础设施。
同时,示范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壮大省级蒙牛乳品农业产业化集群规模。深入开展百千万农民创业创新行动,发展创效型产业村4个、创新型企业28家、创业型农民290名。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打造苏家作乡、宁郭镇2个良种繁育基地。完成5万亩土地规模整治项目。发展节水灌溉3000亩。实施“小农水”建设工程,新打机井100眼以上。完成蒋沟河文昌段、幸福河阳庙段等河道治理项目。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新认证“三品一标”1个以上,新认证产地面积200亩以上。提标改造2家标准化饲养场,积极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后续工作,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扩大适度规模经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培育活动,创建市级示范社10家、区级示范社6家,市级家庭农场2家、区级家庭农场3家。苏家作乡以农业龙头企业、特色园区为抓手,拓展新领域、推行新模式,发展新业态、培育新产业,加快农业转型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