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一次性电池还是充电电池,废电池都是不能随意丢弃的。这主要是因为电池里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一旦被随意丢弃,就会污染环境。有数据表明,1节1号电池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污染的水甚至可以达到600立方米!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废电池的回收已成为一种共识。
废电池定点回收始于20世纪70年代,那时人们开始普遍使用可充电的镉镍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镉,这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害的金属。镉对骨骼的破坏作用主要源于镉与钙的相似性,镉与钙在骨骼中均以二价阳离子形式存在,而且它们的“个头”也很相近。镉进入体内就会逐步取代钙,使人患上骨痛病,并会莫名其妙地发生骨折。
骨痛病的发现,引起了世界各国的警惕。各国相继制定了定点回收废弃镉镍电池的措施,并同时回收一次性电池。这是因为大多数一次性电池都是以锌作为负极,例如常用的1号和5号锌锰干电池及钮扣电池。金属锌非常活泼,会溶解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并产生氦气。因此,当电池不在使用状态时,会由于氦气的产生而导致电池的膨胀乃至爆破。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通常在负极上覆盖一层汞。因此,所有以锌为负极的一次性电池里都含有汞。汞蒸气有剧毒,会引发口腔炎症、肌肉震颤和精神失常。
本报记者 刘 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