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1月16日,2018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焦作市卫生计生委荣获河南省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称号,并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此次会议总结2017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计生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部署2018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表彰了先进。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杨吉喜代表我市在会上作典型发言,介绍了我市强力推进省重点民生实事的经验做法。
全省开展免费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改善民生、建设和谐幸福家庭的重大任务,严格按照“三高两严”原则——高标准建设、高效率工作、高质量落实,严格责任、严密筛查,扎实、稳步推进项目有效开展,初步形成了“群众自觉参与、技术全程服务、政府全额埋单”的免费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我市的具体做法为,瞄准目标、科学谋划,聚全市之力抓落实。全省民生实事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我市不等不靠,及早进入战斗状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前着手,坚持组织引领、部门协作,各单位迅速投入工作,使免费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第一时间在焦作拉开帷幕。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负责整体工作的组织领导、技术指导和协调督促。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到市妇幼保健院现场调研,分管副市长坚持定期听取项目实施情况专题汇报,准确掌握工作进度,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市卫生计生委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免费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周汇报”制度,在每周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建立健全免费民生实事首诊负责制、免费产期筛查转诊制、新生儿疾病筛查分娩单位负责制、“两免”工作定期周汇报制等,有效促进了工作的扎实开展。
落实责任,创新载体,抓关键环节促进度。利用主流媒体广泛开展宣传,并向各街道、社区发放《免费开展预防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宣传手册40万余份。同时,在市、县两级计划生育指导站和妇幼保健院资源整合过程中,将婚检、孕前优生、产前筛查结合起来,宣传关口前移,在婚检、孕前优生检测关口对新婚对象提前进行宣传,利用孕产妇保健门诊对孕期妇女进行宣传,利用产科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宣传,力争做到家喻户晓。
与此同时,我市建立民生实事工作全市“一盘棋”制度,印发了《焦作市预防出生缺陷免费产前筛查转诊卡》3万张和免费产前筛查服务登记簿1000本,发放到全市非定点服务机构的各助产医疗机构。凡是到该医疗机构进行孕期保健的对象,医疗机构要为符合免费产前筛查的对象填写转诊卡,告知其到定点产前筛查机构接受筛查,之后筛查对象在服务登记簿上签字确认,确保全市符合免费产前筛查对象服务不漏人。着力发挥全市四级网络作用,特别是乡、村基层网络兜底作用,印发了《焦作市民生实事预防出生缺陷免费筛查自费情况摸底表》,实行“两对照”,即村医、原计生专干负责对辖区内2017年1月1日出生至民生实事启动前自费人员进行对照,摸清自费对象底数。在工作中,我市将民生实事与健康扶贫有机融合。对全市贫困人口进行健康状况筛查,对符合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条件的贫困人口,开通绿色通道,确保贫困人员享受政策不漏人。据统计,我市贫困人口筛查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1+1>2的良好效果。
加大投入,严格督查,强优质服务保项目。为确保省免筛项目扎实开展,我市设立民生实事项目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焦作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担任,负责全市民生实事技术指导工作。根据任务要求,市妇幼保健院于2017年5月扩建医学遗传与产前筛查实验室,同年7月投入使用;增加实验室业务用房,引进分子生物学硕士研究生3人,更新了专门用于中孕期血清学免筛项目检测的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以满足业务需求。同时,延伸服务,制订免筛高危孕妇管理方案,设置免筛高危管理门诊,由专人负责,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进行专案管理,并与县级免筛机构建立网络联系,接受县级免筛工作筛查出高危孕妇的转诊和管理。抽调相关业务人员成立专项督导组,定期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督导通报,保证了项目的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