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16日上午,武陟县召开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转隶人员到岗干部大会。市纪委监委第七执纪监督室主任龙刚代表市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办公室出席会议。武陟县委副书记、县长秦迎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县领导王亦山、王和庆、庞恩庆、薛新生、李中阳、宫卫红等出席会议。
秦迎军指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一项重大政治改革,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夺取反腐败压倒性胜利的必然要求,对于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市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和有力指导下,武陟县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认真组织做好调研摸底、动员部署、成立组织、制订方案、资格审核、谈心谈话、划转编制、人员转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县纪委监委实现了集中办公,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阶段性成效。
就深入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秦迎军强调,要适应改革要求,推动深度融合。要推动业务融合,针对转隶前后的工作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真正形成“进一家门、成一家人、说一家话、干一家事”的融洽局面;要推动思想融合,经常性开展“三会一课”以及集体活动,增强转隶干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早日打造团结一心、奋发向上的战斗集体;要推动职能融合,按照“制约和协调”的原则,规范行使纪委监委的权力,真正实现职能上的深度融合,为纪法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秦迎军要求,要把握职责要求,促进规范运行。要积极探索纪检监察机关的内部运行机制,重点在优化执纪监督和执法监督方法、规范纪律审查和执法调查措施使用、完善工作流程和内控办法等方面,建立科学的制度规定,形成衔接有序、监督有力、制衡有效的工作机制;要积极探索国家监察与巡视监督、派驻监督有效结合的具体办法,把有效监察贯穿于巡视巡察、派驻监督的全过程,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察效能;要积极探索纪法协调衔接机制,在线索处置、证据转换、案件移送等方面,建立监察委员会与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协调衔接机制,提升反腐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要切实坚持并积极完善双重领导体制,建立健全向上级监察委员会和同级党委请示报告、对同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接受监督的制度措施,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监察工作机制,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秦迎军强调,要落实工作要求,全面履职尽责。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带头讲政治、顾大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纪检监察工作,加强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章党规党纪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全力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武陟落地生根;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抓早抓小,对顶风违纪问题严查快处,对典型问题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确保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要加大监督问责力度,吃透弄清中央和省委、市委精神,加强对上级重要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持续强化“1+1>2”的观念,攥指成拳,聚拢力量,着力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要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做到反腐败斗争不松劲、不停顿、再出发。
秦迎军要求,要突出从严要求,加强自身建设。要提升能力,通过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领域,通过不断思考深化理论修养,通过不断实践提升业务能力;要清廉自守,时刻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切实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和防腐定力,始终做到明底线、知敬畏、不逾矩;要秉公用权,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主动接受纪律法律和人民的监督,真正做到公正用权、谨慎用权、依纪依法用权;要严守规矩,自觉接受监督,打造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纪检监察铁军;要主动应对新挑战,扎实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以优异的成绩交出满意的答卷。
会上,龙刚对该县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明确要求;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庞恩庆通报了该县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县委常委、副县长、宣传部长宫卫红宣读了县纪委监委的“两定方案”。 (刘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