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运网上购票,大家不用再担心被复杂的验证码影响“手速”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今年春运网络购票需要验证码的比例将被压缩到15%以下。据悉,目前已有很多网络购票软件能够自动破译识别码,用户在购票过程中可直接跳过这一步。
提到购票验证码,很多人都会皱眉头。2015年年底,“360”浏览器监测“12306”网站购买火车票的图形验证码达到581种,大多难以辨认,旅客一次性输入正确率仅为8%。一时间,购票验证码辨认难成为众矢之的。
购票验证码难以辨认,似乎是纯技术问题。当时中国铁路总公司解释,图形验证码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黄牛”和刷票软件恶意刷票。人们或许能够理解,在“一票难求”的背景下,通过验证码防“黄牛”,有着“迫不得已”的无奈;然而,中国铁路总公司真有必要把验证码搞成“毕加索抽象画”吗?特别是存在大量清晰度不高、难以辨认的图片,为什么不把问题解决在前面?这些疑问,又把验证码这个技术问题,上升到了作风问题。
现在,验证码问题终于进入可治理状态。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一些热门线路,为了减轻瞬时购票压力,图形验证码会随机出现;如非热门线路,则不会出现图形验证码。如今,铁路部门大幅提升技术水平,让图形验证码成为防“黄牛”的主要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手段。这是技术的进步,也是作风的进步。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与此相似的还有两句话:“不管你们方不方便,反正我方便了。”“不管你们如何评价,反正我认为很好。”这三个“不管、反正”,在现实中大量存在,也是很多问题发生的根源,购票验证码辨认难问题亦不例外。辨认验证码的麻烦,针对的只是旅客,与有关部门无关,“我认为需要推出,那就必须推出;我认为应该这样推出,那就这样推出”,哪管你麻烦不麻烦。这与其说是技术问题,不如说是铁路部门不重视客户体验的问题,更进一步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工作作风问题。
近年来,铁路部门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进步。这不仅体现在大的方面,比如运输能力的提升,还体现在一些小的方面,一些看起来不会明显增加客流量和利润,不会直接影响市场地位的细节。这是市场化改革带来的进步,也是改进工作作风带来的结果。
事实充分证明,作风也是生产力,改进工作作风就能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