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月入2083元就算中等收入群体”的报道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认为,尽管国家统计局用具体的数据回答了“一个月要挣多少钱才算是中等收入群体”的命题,但这终究是统计领域的宏观参数,与区域性差别明显的个人生活质量不在一个维度上。生活中,有人收入并不高,但懂得生活、乐观积极,远比一些所谓的“高收入者”更有幸福感;有的人“日进斗金”,却承受着各种压力和心酸,也难言幸福。对于收入与幸福的关系,你怎么看?
【观点1+1】
@西科华颜:幸福,来自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许多人将收入与幸福混为一谈,殊不知,收入仅是衡量幸福指数的一个标准而已。
@怀府侠客:钱多钱少,够花就好。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需要我们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工程师-作家-湖南大学讲师张闻骥:长久的幸福与良好的心态是分不开的,但与金钱多少关系不大。
@活力的试试啊:收入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幸福的感觉源于很多方面,尤其是每个人的心境。
@贵贵的蒲公英:虽然收入与幸福没有直接关系,但幸福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当人们因为收入过低而影响基本生活质量时,肯定感到不幸福。我认为,钱不在多,而在于够用,只要收入能维持普通家庭的基本生活就足够了。
@玥蒙粥:高收入必然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程度的满足感、优越感,但物质生活仅是生活这个大概念的表象,幸福感更多来自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所以说,幸福与收入有一定关系,但并不完全成正比。其实,提高幸福指数很简单,关键需要我们有善于感受幸福的心灵。
@冬寒恋上夏凉:幸福指数不能用收入高低来衡量,但这并不意味着金钱毫无意义,金钱本身创造不了幸福生活,关键看我们如何运用金钱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山西马全和:金钱不是万能的,但离开金钱谈幸福就是一句空话。现实生活中,吃、穿、住、行,都离不开钱,没有钱寸步难行。
@SWUST5120151321:有了经济基础,我们才有资本追求理想、感受幸福。当然,金钱并不是万能的,一旦我们的收入满足了基本生活需要,便很难再从金钱本身体验深层次的幸福感了!
@心雨zyh:一个人的幸福感不仅取决于收入的高低,更取决于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精神世界的丰富、亲朋好友的相伴、人际关系的和谐、生活环境的优良……我们只有让各方面生活要素和谐相融,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单建华江苏:幸福必然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但金钱并不等于幸福,幸福源于一个人的良好心态:不跟别人比幸福,只跟自己比进步,一点点进步就能换来极大的满足,这才是幸福生活的真谛。
@云盅慢步:幸福取决于一个人的欲望和心态,不要和别人比幸福,知足常乐、顺其自然才是最大的幸福。
【下期话题】
“数字代沟”
新华网调查发现,儿童数字化技能迅速提高,很多孩子已经超越家长,形成了所谓的“数字代沟”。这给传统的教育方式带来很大挑战,同时也给网络安全提出严峻问题。
“数字代沟”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正是由于不同年龄段用户的接受能力不同,“数字代沟”现象才越发明显。有的儿童活跃在网络空间,与父母沟通甚少,又缺乏自我保护,对外界的理念、知识接受得快,却也缺乏成型的价值观引导,一旦被不良文化、错误思潮诱导,造成的危害不堪设想。广大家长该如何跨越“数字代沟”?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聂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