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雾霾天,依然能在我市的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看到许多人健身。有不少人表示,如果每天不出门,就浑身不舒服,空气不好的时候锻炼的时间少一些,幅度小一些,虽然空气不好,但锻炼时身体没有感觉有什么不适。
尽管不少人在雾霾天气条件下的健身热情依旧高涨,但是专家建议这种天气应尽量减少室外活动,室内运动也应避免时间过长、强度过大。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建议,在雾霾天人们应该尽量不要进行户外运动,可以改在室内进行锻炼,另外锻炼的量和强度都应该相应调整,尽可能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量。
有专家表示,特别是幼儿人群、老年人群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特殊人群,雾霾微颗粒会成为他们呼吸疾病的致病原,应尽量避免在雾霾天进行室外运动。
有不少健身者戴着口罩,但是戴口罩健身危害更大。专家表示,在进行锻炼的时候,人体内的需氧量会逐渐增加,防霾口罩虽然能够过滤微尘,但是会让呼吸不畅,影响人体肌肉和关节在运动中的正常表现,进一步加大引发运动损伤的概率。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摄氧量锐减,会引发身体脏器缺氧,导致十分严重的健康隐患。
雾霾天气要尽量避免户外较为激烈的运动方式,如跑步、骑车、登山、跳舞等,在室内进行较为轻柔的锻炼项目更为合适,比如可以选择一些像普拉提、瑜伽这些较为舒缓、可以牵拉放松身体的健身项目。
要达到保持健康的效果,每天至少要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以上活动。如果知道了这一原则,选择合适的室内活动,完全可以用替代的方法达到同样的锻炼效果。
以常见的中等强度运动——快走30分钟为例,采用以下的室内活动和家务劳动也可以达到同样的锻炼效果。爬楼梯:15分钟;跳舞(中速):25分钟;打扫房间:40分钟;用吸尘器除尘:40分钟;拖地:35分钟;擦地板:32分钟。 (本报记者孙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