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史 燕
“宋法官,我看到孙某的车了,就停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旁边,你快过来吧,我在这儿盯着。”2016年11月17日20时许,忙碌了一天的解放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宋海燕接到执行申请人的电话后,立即组织干警奔赴现场,并当场将被执行人孙某司法拘留。
紧接着,宋海燕经过多个回合的调解,最终使该申请人与孙某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当整理完执行笔录,制作好执行和解协议书,宋海燕走在回家的路上已是次日2时。而这只是她执行工作中最为普通的一个镜头。
2002年,宋海燕从河南理工大学毕业后到解放区法院工作,先后在该院办公室、政治处、民三庭工作多年。无论在哪个岗位,她都兢兢业业,干得精彩,先后获得过全省法院系统信息先进个人、全市先进党务工作者等多项荣誉。2016年2月,全市法院系统全力破解执行难,将一些业务精、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充实到执行一线,在此背景下,宋海燕从该院民三庭转岗到执行局任副局长。
当时,看着这位30多岁、身体有些柔弱的女领导,比她年长的男干警心存疑惑:她干执行工作能行吗?但是不久,他们就被宋海燕的工作能力所折服。
转变角色 勤思善学
笔记本记满了特殊符号
刚被调到自己不太熟悉的执行局工作时,宋海燕也是心怀忐忑,不知从何做起。怎样处理好各项繁杂交织的事务,怎样尽快全面熟悉新的业务,怎样快速转变角色融入新的工作,怎样让众多老执行人员信服,怎样带好队伍使大家拧成一股绳向前冲,怎样严打“老赖”打出声势、打出特色……这些都是她急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宋海燕到执行局第一个月,常常睡不着觉。她抓紧时间恶补与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每天晚上看书看到很晚才睡觉。每当执行员拿着法律文书让她签字,她都要仔细查看卷宗,把法律和程序问题钻研透彻。
“在执行局加班是家常便饭,宋海燕每天比大家工作的时间更长,她办公室的灯光每天晚上熄得最迟。”宋海燕的同事王永钢说。让王永钢对宋海燕肃然起敬的是,宋海燕到执行局刚半个月,王永钢就一件涉及股权执行的疑难执行案件请教宋海燕,宋海燕看了卷宗后,将案件分析得非常透彻,让王永钢大感意外。“她学东西快,对复杂案件‘把脉’精准,连我这个‘老执行’都自叹不如。”王永钢说。
遇到疑难案件和社会影响大的案件,宋海燕总是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想尽一切办法去攻克。通过不断努力,她逐渐得到了同事的认可,使整个执行团队拧成了一股绳。
宋海燕能够迅速转变角色、进入状态,得益于她的忘我工作、全身心投入,更得益于她的谦虚好学、善于总结。在每天的工作中,她总会抽空总结当天工作的得失,积累有益的工作经验。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宋海燕的工作笔记本上,记录了每天、每周、每月的工作情况,其中既有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也有遇到的困难、栽过的跟头和突然迸发出的好思路。由于工作情况千变万化,有时候事发突然来不及重新梳理,她就在原来的文字上添添改改、勾勾画画,这就形成了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符号。不了解的人,还真不知道她到底写了些什么。
宋海燕具有女性独有的耐心细致。通过日常观察,她掌握了每名执行干警的优点、特点,将之记在笔记本上,更记在心中。工作中,她充分发挥每一位执行干警的特长,让每个人都展现出自己最闪亮的一面,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生活中,她又像个知心老友,话家常谈心事,为大家排忧解难。通过相处,干警越来越信任宋海燕,遇到难题都来找她。宋海燕独特的工作思路和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很快赢得了这些“老执行”的认可,当初的疑虑烟消云散。大家不禁暗暗称赞:“咱宋局,行!有两把刷子。”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笔记本,帮助宋海燕以最短的时间转变角色、进入状态,使执行工作忙中有序、杂而不乱。很多案件情况复杂,执行难度大,但宋海燕到执行岗位以来,没有发生一起执行信访案件,案件执结率在90%以上。“宋海燕在办公室、政治处和民庭都干出了优异成绩。到执行工作岗位后,她充分考虑当事人的利益,很多申请人和被执行人对她都很佩服。她真的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解放区法院政治处主任马艳春说。
雷厉风行 忘我工作
工作中坚持“二意”
一次,宋海燕和同事找到一名失踪已久的被执行人,当她正要做思想工作让其配合法院执行时,没想到此人突然情绪失控,毫无征兆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包东西就要往嘴里塞。训练有素的宋海燕眼疾手快,一把打掉了当事人手里的东西。小包里花花绿绿的药片撒了一地,同事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包老鼠药,不禁惊出一身冷汗。
像这样的突发事件在宋海燕的日常工作中还有很多。应对突发事件,不仅要求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还要求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而且不能只是被动应对,还要总结经验,形成行动预案,预想到面对不同当事人、不同场合时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和应对措施。这就要求在办理案件时要用心,要反应迅速、善于应变。“对待‘老赖’要出其不意出奇兵,对待案件要全心全意用全力。”这是宋海燕工作中经常说的一句话。“出其不意、全心全意”,这就是宋海燕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真正所在吧。
执行工作压力大、困难多、机动性强,为了推动案件顺利执行,执行干警必须要时刻准备着:准备着搜集线索查找财产,准备着随时接收信息反馈,准备着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准备着全副武装凌晨行动,准备着冲锋陷阵勇往直前,冲向围堵、抓捕“老赖”的第一现场。作为执行局副局长,宋海燕更是以身作则,在工作中雷厉风行,说走就走,忙起来从不知道疲倦。
“执行工作,就是要动起来,主动出击,不能只坐在办公室。只坐在办公室,很多事是完不成的。有一次,我接到一个申请人的电话,说是有了被执行人的线索,被执行人就在北边的一个厂里。放下电话,我们立即赶往现场,一刻都不敢耽搁。因为稍慢一步,被执行人可能就跑了。我们的工作就是一个不断奔跑的过程,一个和被执行人赛跑的过程。宋海燕说。
作为执行局副局长,宋海燕敢想敢干,提出了“稳、准、快”的执行工作思路,要求干警新案及时办、难案合力办、类案集中办。对新立的执行案,趁热打铁,迅速联系案件当事人,全面了解案情,对有财产线索、被执行人较配合等案件快速结案,对被执行人避而不见、查无所踪等疑难案件果断归入难案系列。对疑难案件重新梳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突破口。她会主动提出解决方案,并同其他执行人员一起研究讨论。执行局的法官常常是会上面红耳赤、会下其乐融融。宋海燕风趣地说:“既然是硬骨头,就一个一个啃。我们都是‘铁齿铜牙’!”对案情相似或者被执行人相同的案件,她会让大家集中办理,各个执行干警实时联络,往往是一个干警执结一起案件,带动其他干警执结一串相关案件,有效提高了办案效率。
细致入微 持之以恒
工作中坚持“三心”
执行工作需要细心。因为干执行工作不光要雷厉风行,细致入微也是必不可少的。宋海燕作为一名女同志,具有很多男同志所不具有的细心,在工作中一丝不苟。
“宋海燕胆大心细,有能力和魄力,能很好地统筹执行工作,撑起了法院执行工作的一片天。”解放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玉军如此评价宋海燕。
“你们凭什么抓我?”王某瞪大双眼大喊。在一次深夜集中堵“老赖”的行动中,执行干警在一个居民区内找到了民间借贷拒不还款的被执行人王某,准备对其进行司法拘留。王某不服,抗拒执行。
“你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请配合我们的工作。”像往常一样,冲在最前面的宋海燕当即厉声呵斥。但是,当宋海燕进入王某卧室的一瞬间却愣了一下:一个2岁多的孩子正在熟睡。她很快反应过来,当即告诉身边的干警,让大家放低声音,并让王某先将孩子抱至另一个房间。安排妥当后,宋海燕才带领干警在其住处展开搜查,很快便搜出10张银行卡。执行干警给王某戴上了手铐。让人意外的是,这一次王某的反应与干警刚进门时截然不同。“是我错了,你们还为我的孩子着想,我应该配合你们的工作。”王某说。
执行工作需要耐心。在民事审判工作中,宋海燕积累了大量接待当事人的经验,也让她深深明白了耐心的重要性。因为大多数案件的当事人都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所以有时会对执行工作存有疑虑或者不予配合。这时,执行干警需要做的就是多讲解两遍,多给当事人时间去理解。“将心比心,在工作中要多一点儿同情心,善用换位思考,这种说法当事人听不明白,就换个角度再去说,用当事人能明了的语言和方式与其进行沟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对被执行人拘留、搜查,还是向被执行人送达法律文书,宋海燕始终坚持用好“耐心法则”。宋海燕的“耐心法则”不但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误解,还赢得了案件当事人的理解和尊重。她的一言一行也感染了其他执行干警。遇到程序上的事,不能急躁,也不能懈怠,要让当事人心服口服。这已经成为解放区法院执行局干警的行为准则。
执行工作需要恒心。“被执行人为躲避债务,可谓千方百计、绞尽脑汁,有的办理假身份证改头换面,有的将财产转移至亲朋好友处,其中惯用的一种逃避方法就是‘玩失踪’。失踪将造成可执行财产线索中断,增加搜寻证据的难度,致使执行案件长期得不到执行。因此,找到被执行人是破解疑难案件的突破口。但找‘老赖’是个艰苦而长期的过程,没有一股子韧劲儿还真坚持不下来。”宋海燕说。她就有这么一股子韧劲儿甚至是倔劲儿,不找到“老赖”誓不罢休。
宋海燕对工作的倔劲儿,申请人刘某感触最深。刘某借给宋某6万元钱,早已过了还款期,宋某却百般推脱不愿归还。无奈,刘某将宋某诉至解放区法院。法院审理后,判决宋某偿还刘某6万元本金及利息。该判决已经生效,但宋某避而不见、拒不执行。刘某随即申请强制执行,案件的承办人正是宋海燕。宋海燕立刻向宋某送达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及限制高消费令,并对其财产进行查封冻结。但是宋某始终不露面,宋海燕多方查找都没有结果。刘某因家中急需用钱,急得直掉眼泪。宋海燕一边安慰刘某,并提醒他积极提供宋某的线索,一边马不停蹄地联合公安机关继续寻找被执行人。经过一番努力,仍找不到宋某。这次,连刘某都不抱什么希望了,但身经百战的宋海燕丝毫没有失去信心。不论白天深夜,只要有一点儿消息,她就去蹲点守候,用她的话说就是“不抛弃、不放弃”。
2017年春节前夕,大家都忙着置办年货,宋海燕和执行干警却没有准备年货的时间和心情,他们一心想着尽快找到宋某,让刘某过一个好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在春节前的农历腊月二十一找到了返乡过年的宋某。宋海燕入情入理的调解不仅打动了宋某,也让刘某动容,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达成和解协议。在当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宋某如约前来法院缴纳了执行款,案件顺利执结。
刘某多次给宋海燕打电话表示感谢,并一再坚持要请她吃饭,都被她婉言谢绝了。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刘某专门制作一面锦旗,上书“执法为民、心系百姓”,又精心挑选一大束鲜花,专程赶到宋海燕的办公室,亲自交到她手中。
默默付出 无私奉献
多重身份变换跳转
为了方便执行,宋海燕将手机号码告诉了每个当事人,承诺24小时随时待命;为了执行工作,宋海燕改变了以前不接听陌生电话的习惯,生怕错过执行良机;为了执行工作,宋海燕夜以继日奔波办案,没能好好照顾家庭。在工作中,她既要负责组织协调各项行动,又要冲在一线带队办案;在家庭中,她既是儿媳要照顾公婆,又是母亲要抚育子女。在多重身份的不停跳转中,宋海燕常常力不从心、难以兼顾,但当工作与家庭出现冲突时,她总是选择舍小家顾大家,把工作放在头等位置。
“一年四季冲锋在执行一线,真是感到了这项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尤其是作为一名女同志更加不易,对家庭和孩子亏欠得太多。”谈起工作,宋海燕颇有几分感慨。因为频繁加班没办法接送孩子,她将孩子从一所重点小学转至一所刚建成的离家较近的学校。还不满9岁的儿子早早地独立起来,自己走路上下学。但是,吃饭怎么解决呢?为了能让孩子吃口热乎饭,她为孩子办理了一张特殊的饭卡——一家餐馆的储值卡,因为就在家门口,孩子吃饭方便。就这样,孩子放学后总算有了填饱肚子的地方。宋海燕的儿子年龄不大却很懂事,他明白妈妈的工作非常重要,明白自己要学会照顾自己,所以吃完饭后就自觉地回家做作业,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他为自己的妈妈是一名很棒的执行干警而骄傲。
一次,孩子感冒多日,宋海燕忙得顾不上照顾。后来,孩子高烧近39度不退,焦急万分的宋海燕不敢再耽搁,才带着儿子往医院赶。途中,她接到一名执行申请人的电话,说是发现了被执行人的行踪,宋海燕把儿子交给爱人,转身奔赴执行现场。因为及时赶到,顺利堵住了被执行人,双方协商后达成和解协议。申请人很快拿到了欠款,连声道谢,却不知此时宋海燕的儿子正在医院,而她本人也带病工作多日了。
那天,回到家中已是深夜,看着早已熟睡的儿子,宋海燕不禁有些心疼。她轻轻地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孩子醒了,迷迷糊糊地揉着眼睛。孩子看到眼前的妈妈万分惊喜,一下子坐起来,紧紧搂着宋海燕的脖子,撒娇地说:“妈妈,你回来了,我可想你了!”宋海燕紧紧地抱着儿子,眼泪一下子滚落下来:“对不起,宝贝,妈妈爱你!”
“每个执行案件都是看不见岸边的大海,有再多的时间都会被吞噬掉。但是,不论花多长时间,我们都要去努力实现案件的完全执结。因为,执行就是要给申请人一个交代,要给法律一个交代,不执行到位就无法维护法律的权威。”宋海燕说。2017年2月18日以来,宋海燕个人执结案件142起,参与指挥执行案件426起,带队执行、抓捕158余次,抓捕257人,执结标的额420余万元。
宋海燕就像一朵铿锵玫瑰,在执行工作一线绽放,倾其所能办好每一个案件,使当事人的权益得到维护,使社会正义得以实现!
图①宋海燕作集中执行前的动员讲话。
图② 宋海燕带领执行干警前往被执行企业执行案件。
图③ 宋海燕带领执行干警在一家被执行企业进行现场搜查。
图④ 宋海燕在查看失信企业的财务账目。
(本版照片均由和贵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