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柏生
1月21日,被誉为“乡村都市”的武陟县西陶镇西滑封。
大寒节气已过,气温持续降低,阵阵寒意来袭,而在“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却是一派产销两旺的火热景象;在焦作市黄河集团公司办公大楼内,西滑封展览馆正在加紧装修布展,置身展览馆内,品味着展览馆的布展思路和板块安排,西滑封人艰苦创业、坚守信念,勇于改革改制、成功转型发展的过程跃然脑海中。
“历经10年改革探索,西滑封终于走出了困境,企业改制、经济转型成效初显,2016年荣膺中国明村影响力300强,2017年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主要经济指标较2016年增长20%。现在的西滑封,正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信心满怀,再次扬帆起航。”西滑封村党委书记王有利说。
西滑封村,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老党支部书记王在富的带领下开始创业,大力兴办集体企业,坚持走土地集中经营、共同富裕道路,到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西滑封人率先住上了村里建的6层和16层高楼,享受到了住楼房、用中央空调、青壮年到村办企业上班、老人和学生按月领取生活补助的文明、富裕、和谐的现代化生活,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誉为“乡村都市”,西滑封村的核心人物王在富也被评为全国首批六个“时代先锋”之一。
近年来,随着宏观形势的变化,西滑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村新一代领导集体正视问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理顺管理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内抓改革,外搞联合,调结构、促转型、谋发展,厚植了发展新优势。
凝聚共识推进改革。针对集体企业吃“大锅饭”的管理弊端,“跳出滑封看滑封”,组织党员干部及村民代表到省内外先进地区参观学习,破除观念束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改革营造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村民参与管理、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企业改制过程中,王有利多次强调,企业改制过程要透明,让村民享有应有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要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只有取得80%以上的村民支持才能开始改制。村两委班子成员不准参与改制企业的经营,改制后企业负责人优先从原精英团队中挑选。班子成员不拿全村最高工资。
创新模式改制经营。综合考虑国家政策、企业规模、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坚持以资产为基础,引进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对原有集体企业一厂一策,进行全面股份制改革。2016年,随着“斯美特”一期股权出让的推出,西滑封的集体企业全部完成了股份制改革或租赁经营。改制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内生动力,盘活了企业,变亏损为盈利,村集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改变了集体经济的“虚胖”。改制前,造纸厂年亏损2000多万元;改制后,村集体年收益1600多万元。一棋活,全盘活。西滑封又适时推动了纸厂与热电厂的重组。重组前,电厂年经营性亏损200多万元;重组后,年实现收益800多万元。2016年以来,龙头企业“斯美特”主要经济指标连创新高,纸厂恢复性增长成效显著,企业整体经营企稳向好。
发展主业转型升级。完善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培育“斯美特”这一核心竞争力强、主业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的主导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上集群、上水平、上层次。如今,“斯美特”有40条班产20万包的方便面生产线、年加工小麦30万吨的面粉生产车间、年加工6万吨的鲜蔬调味料车间、年加工6000套的纸箱生产线,还可年转化各类农副产品6万吨,带动周边农户订单基地种植22万户,并建有陕西、湖南、吉林和豫南周口四个分厂。研究推动“斯美特”由单纯“制面”向“功能保健”领域的研发和转变,推动企业经营由产品向品牌的转变。在抓好老企业的同时,多元化投资,坚持以资金为纽带、股权为联接,牵手国企,努力推进战略转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累计投资5亿元,先后组建了中能和沁济两个天然气有限公司、绿源辐照有限公司、青海光科光伏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等一批新业态、新技术、新能源为标志的新的股份合作公司,产业由单纯的加工制造延伸到能源经营、太阳能发电、生物辐照等新领域,进一步调整优化了产业结构,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2016年,该村销售收入完成20.6亿元,完成利税1.2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万元。
优化环境助推发展。投资3000万元拓宽滑孟路,打造滑孟路沿线经济带。以土地为要素,充分利用滑孟路两侧及老企业改制后腾出的废弃厂区,引进企业,提高土地容积率、效益产出率。充分发挥电厂优势,适时推动热电厂优化重组,降低了电厂生产成本,变包袱为财富,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引导村民珍惜西滑封这个创业平台,营造人人都是投资形象、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舆论氛围,打造全民招商、亲商、安商的创投环境,把西滑封建设成美丽家园和大众创业乐园,目前初步有了一定的聚集效应,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累计入住物流运输、农村淘宝、银行网点、移动通信、快递邮运、宾馆餐饮、休闲娱乐、健康美容、风味小吃、超市连锁、医药连锁、家教培训等50余家,形成了一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小城镇功能日臻完善。
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投资6000万元让村民全部搬进了现代设施完备的6层、16层高楼,集体为60岁以上老人办理了劳动养老保险。每年春节给村民发放过节费,每年为60岁以上老年人集体祝寿。在集体统一办理新农合的基础上,村里还设有重大疾病救助金,考上大学发奖学金。投资400万元建了农民公园,投资400多万元的集养老、医疗、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老年养老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
不忘初心,发展才是最好的传承。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市十一次党代会吹响了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号角,市委书记王小平对西滑封村弘扬传承王在富精神、特色小镇建设和“工业+旅游”等提出了要求,经过多次讨论,广泛征求意见,敢为人先、永不满足的西滑封人,确立了继承好传统、发挥新优势、再创新辉煌的行动纲领,明确了实施开放创新带动战略、做大做强优势支柱产业、内引外联打造新增长极的发展路径,提出了龙头企业“斯美特”进入全国同行业“第一梯队”,西滑封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农村建设“第一方阵”、力争3年实现收入50亿元,努力打造百亿元产业群,把西滑封建成以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撑、以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为纽带、兼具红色旅游的功能完善特色小镇的奋斗目标。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回望过去,西滑封村艰苦创业、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历历在目;展望未来,西滑封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方向亦不会改变。他们,定会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村党委的带领下,再创新的辉煌,再谱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