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看点
国际交往深化 招商引资升级
对外开放合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2017年,我市积极谋划对外合作,国际交往取得历史性突破。
市委书记王小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等领导分别率团赴法国、德国、英国、波兰、意大利、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进行友好访问,并开展系列经贸合作交流活动,推动德国莱茵金属集团与河南省中原内配公司签署总投资14.3亿元的中内凯思年产180万只国Ⅵ发动机钢质活塞项目合作协议,首个中欧产业园将落户孟州;推动意大利倍耐力轮胎公司与风神轮胎公司组建倍利风神股份公司,致力把焦作打造成为倍耐力在中国乃至亚太地区重要的高性能子午胎制造基地;与澳大利亚墨尔本最大的牛羊肉加工企业JBS集团洽谈扩大羊皮购销事宜,与年销羊皮35万吨的雪地靴加工企业签订皮毛深加工出口合作协议,为全市畜牧业发展和打造蒙牛百亿元产业集群打下了坚实基础;与加拿大桑德贝市签署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开启了我市与北美城市建立国际友好城市的新篇章。
同时,我市在欧美首设“焦作市(洛杉矶)旅游宣传推广中心”,与芬兰拉彭兰塔市共同签署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我市的国际友好城市增至5个。
本报记者 陈 彬
网友热议
@王红:2017年,我们在世界舞台上打响了焦作品牌,让世界了解焦作;2018年,希望焦作继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吸引更多投资。
@胜平王哈哈:让世界了解焦作,让焦作拥抱世界,2017我们收获满满,2018期待新辉煌!
@黄梅戏笑:2017年为焦作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和发展空间,2018年期待焦作更开放。
@A江梅:通过招商引资、旅游宣传,焦作有了推介自我的良好开端,这必将推动焦作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贡献。
@日月:焦作对外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为增强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尤其是借助太极拳的传统文化交流,让市民的文化获得感有了更大提高。
@水晶小草:2017年,焦作在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许多大项目落户焦作,让焦作可持续发展的实力大大增强。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让焦作的视野更加国际化,一个蓬勃发展、后劲十足的焦作呼之欲出。
@天高任燕飞: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只有在开放创新中才能繁荣富强,焦作正是适应这一潮流,招商引资获得极大发展,为其点赞!
@妮子:2017年,我市积极谋划对外合作,市领导亲自带队进行访问,国际交往因此取得历史性突破,目前国际友好城市增至5个。这不但为国际交往积累了经验,也为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赵玉玲 整理
见证者说
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
——访市商务局局长常绪凯
本报记者 李 秋
“去年,全市招商引资和外贸等主要指标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总量基本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增速稳中有进、个别指标止降回升,总体保持良好运行态势……”谈起我市对外开放取得的成绩,市商务局局长常绪凯如数家珍。
近年来,我市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一赛一节”经贸洽谈活动为主线、以“学深杭、促创新”活动为抓手,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外资、外贸、外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常绪凯介绍,2017年外贸进出口“成绩单”的最大亮点就是规模增速:我市进出口总额连续11个月大幅度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48.64亿元,居全省第二位,高于全省平均增幅4.71个百分点。为推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再掀新高潮,我市开展招商引资百日竞赛活动,市里主要领导,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迅速组建多路招商小分队,分赴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开展上门推介招商洽谈活动,在全市掀起了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鼓励有条件企业对外投资,积极开拓国外工程承包、劳务市场。去年,河南省中原内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孟州市联冠塑胶有限公司、焦作市科瑞森重装股份有限公司、博爱县新开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美国、瑞典等地成立公司,实际利用外资8.3亿美元。去年,我市对外劳务输出1459人,同比增长62.4%;新签对外劳务合作合同额9744.5万美元,同比增长1391%;对外劳务完成营业额7551.6万美元,同比增长1077%。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已有成果,加强与‘一带一路’建设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鼓励我市优秀企业‘走出去’,引进更多有实力的企业来焦投资兴业,为我市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贡献力量。”常绪凯充满信心地说。
招商点滴
“三个转变”推动招商引资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李 秋
招商引资是实现我市经济后发赶超的重要选择。面对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特点,我市迅速调整“战术”,通过“三个转变”,即从普遍撒网向精准招商转变,从重项目数量、投资总额向项目“三率”并重转变,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强力撬动转型发展杠杆。去年,全市实现进出口148.6亿元,居全省第二位;实际吸引外资8.3亿美元,居全省第六位;新引进省外境内项目551个,居全省第一位;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620.9亿元,居全省第四位。
从普遍撒网向精准招商转变,重点更突出。我市突出产业招商,围绕我市装备制造、食品、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化工等优势主导产业,派出招商小分队730支共计2166人次,集中开展招商引资百日竞赛活动,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注入了新动能;突出企业主体招商,鼓励和引导企业利用上下游客户信息和资源积累,引荐更多的投资者来焦考察投资,激励更多本土优秀企业走出去,通过兼并收购国外企业,吸收其尖端人才和先进技术,接手其市场和渠道资源,拿回来为我市所用,促进产品换代升级,占领中国乃至国际高端市场;突出引进战略投资者招商,吸引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跨国公司、著名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开发新产业、培育新品牌、开拓新市场;突出延链、补链、强链招商,依托产业集聚优势,把产业链上下游优质合作伙伴和供应商作为招商对象,吸引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龙头型和旗舰型项目,推动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突出符合我市转型发展要求招商,主要围绕我市开展的“四城联创”、大沙河水系生态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等转型升级中心工作,有倾向性地招引相关企业和项目,促进城市转型升级。
从重项目数量、投资总额向项目“三率”并重转变,督导更有力。招商引资不仅要招得来,还要留得住、早见效。我市把签订一大批项目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起点,加强跟踪对接和服务,按照一批在谈项目转为签约项目、一批签约项目转为落地项目、一批落地项目转为开工项目、一批开工项目转为投产项目的“四个一批”目标,建立了从项目洽谈、签约到落地、开工、投产的全程跟踪服务机制,从重项目数量、投资总额到项目“三率”并重转变,从注重招商引资签约向项目签约落地开工转变,彻底改变了重项目数量、投资总额的项目粗放管理,实现了精细化管理。此外,我市还建立了“三率”督导考核机制,加大了对在近几年重大招商活动中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力度,认真梳理“一赛一节”经贸招商活动、第十一届豫商大会等签约项目,按照“谁签约、谁负责、谁跟踪”的原则,加强督导考核,推进项目落实,把招商推介活动的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效;坚持月督导通报制度,每月以通报形式将项目进度发至各县(市)区,并由市政府督查室进行全市通报;将“三率”用图像展示形象进度、用进账单掌握资金进度、用实地调研了解项目进度情况及存在问题,及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受益。
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门槛再提高。为提升招商引资吸引力,我市先后出台《焦作市进一步完善产业招商工作机制》《焦作市招商引资项目引荐人奖励办法》《焦作市招商引资优惠支持办法》,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来我市投资兴业。为进一步提高吸引外企引资能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我市加大自贸区建设力度,加强和河南自贸区的对接,利用外资和业务平台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同时积极对接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和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争创开放发展新优势。我市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参加招商活动,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了第十一届河南投洽会、第十届中博会、2017深圳文博会、2017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2017(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以及“一赛一节”深圳、上海、北京经贸洽谈活动。我市还充分利用豫商大会、“一赛一节”带来的项目和资源,派驻招商小分队及时对接洽谈,洽谈签约一批外资项目的同时,继续坚持产业招商、集群招商、驻地招商以及节会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积极探索实施园区整体招商、“飞地招商”“零地招商”等招商引资新模式,实现招商引资方式新突破。
图① 河南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汽缸套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
图② 焦作隆丰皮草企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捷 影 摄
图③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工程实验室。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图④ 焦作万达广场。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