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从拔地而起的校舍群落到功能提升的城市设施,从日新月异的引丹入城景观到特色鲜明的云计算产业园,从加紧建设的工业厂房到蒸蒸日上的超威电源……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在沁阳落地生根,汇聚起一股奔腾的力量,拉动沁阳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岁尾年初,盘点2017年沁阳市项目建设成果,“风景这边独好”是真实写照。
2017年,沁阳市成功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县(市)榜单,在怀川大地上一枝独秀。面对工业转型、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三大硬任务,沁阳市委、市政府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抓实干促变样,吹响了大干实干快干的冲锋号。
该市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生命线,盯紧新兴产业,扩大对外开放,按照“开工项目快投产、落地项目快开工、洽谈项目快落地、前期项目快跑办”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解难题,全力以赴保进度,全市项目建设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计划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建设项目231个,累计完成投资199.69亿元,同比增长30.21%,新开工项目124个,建成或部分建成146个。
重大项目亮点纷呈
当你身处沁阳大地,随处可见塔吊林立,处处机声隆隆,与奋发向前的强音合拍成一个个跃动的音符,谱写出一曲曲精准扶贫攻坚拔寨、经济社会跨越赶超的动人乐章。
去年,该市省重点项目国电投、蛮蛮云大数据产业园项目成功实施,年度计划投资1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8.56亿元,完成比例为158.7%,超时间进度58.7个百分点。该市列入焦作市重点项目17个,年度计划投资51.3亿元,去年累计完成投资105.35亿元,完成比例达205.36%,超时间进度105.36个百分点。
围绕龙头企业,抓大谋强。以河南超威、晋煤天庆、河南兴发、国家电投等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广东兴发谋划了铝合金挂车车厢、铝合金油罐车、建筑铝模板、工业铝型材、智能门窗等12类项目。广州景兴投资3亿元的年产30万平方米铝合金模板、广东兴发投资3.5亿元的年产3万吨高档铝型材项目已开工建设,铝精深加工产业研究院、铝合金挂车车厢等项目正在洽谈。鹏海保税博览城、超威正效二期、中小企业孵化园一期正加紧施工。
高新产业异军突起
围绕“四大主导产业、五大组团、六大专业园区”,该市尤其注重谋划、储备和建设一批紧靠产业前瞻性强、市场迎合性高、政策导向性好的项目,力推经济转型升级。作为省重点项目的沁阳云计算产业就是该市项目转型的真实写照。蛮蛮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为客户提供标准化、定制化的CDN、IDC服务的大数据公司,是该市大数据产业园的核心组成部分,总体建设共分3期,总占地面积280亩。项目建成后,至少可容纳1万台机柜,为运营商提供接入服务。该公司董事长高军良告诉笔者:“在沁阳市委、市政府的帮助下,我们公司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里的全部规划和一期工程建设。沁阳是一个非常好的数据处理中心,以这里为中心,周边可以辐射河南、河北、湖南、江西、陕西等省市,共4亿用户。到2020年公司将实现年产值100亿元,成为面向全世界的信息产业园和大数据处理中心。”
“还将有更多的新业态、新产业在沁阳落地生根。”沁阳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负责人说,台湾智能无人设备“巨人”投资6亿元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即将开工新建。建成后年可生产50万套智能无人设备,包括智能快递柜、无人售卖机及无人图书室、无人超市所需设备,一期工程完成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以上。投资15亿元、总占地600亩、一期占地130亩的和光照明项目是生产新晶体发光材料、对接“一带一路”的新能源项目,其中有30多项专利技术领先全国。清华大学全国首套低温余热发电产品也在沁阳研发成功,将量化生产,形成新产业。
新兴产业异军突起、高新产业迅猛发展、传统产业创新升级,彰显了沁阳项目建设呈现良好局面。投资20亿元的超威动力电池、投资18亿元的60万吨再生铅、投资20亿元的纯电动汽车、投资15亿元的新型光电材料,投资6亿元的台湾智能无人设备和投资75.33亿元的国家电投2×100万千瓦机组及脱硫脱硝、全液体空分等配套项目已落地,拉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吸引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和稳定税源,一大批高速经济增长点加速形成。
民生项目全面开花
2017年以来,沁阳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民生工程,该市道路升级改造、总干河改造、北大金秋科教小镇、怀府特色商业街、朱载堉音乐科技小镇、集中供热等项目加紧实施,群众生活指数日益攀升。
道路升级改造项目是民生工程的重头戏。该市东关大街南延、工业路西延和建设路南延工程已全面竣工通车,沁工路已开工建设,覃怀路改造工程正顺利进行,多处“断头路”全面打通。
2017年5月6日,对于沁阳市教育界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沁阳市与北大金秋新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投入50亿元规划建设北大金秋沁阳国际科教小镇。这是沁阳围绕打造教育强市、发挥教育在推进“四化”融合三产协调、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中的重要引擎。北大金秋沁阳国际科教小镇规划建设5个产业园:高端品牌学校产业园、中德职业教育产业园、国家级研学旅行营地产业园、北大金秋医疗产业园、北大金秋科创产业园,着力建成一个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高端、人气集聚、水系环绕的精品园区,为群众提供优质高端的教育医疗和颐养服务。
沁阳总干河城区段改造项目是我市城市建设提质工程重大市政工程之一,项目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城市水系和绿化景观,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为加快沁阳生态、绿色、宜居、特色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今年,沁阳总干河城区段(二期)治理工程将逐步开工建设,不一样的护城河将呈现在沁阳人民的面前。
引丹入城工程于2017年5月输水管道全线贯通并试通水运行。依托供水管道自然水压和出水口周边的苗木资源,建设面积约1300余平方米的涌泉水景观已于2017年10月30日正式通水运行。在涌泉水景观,笔者看到,清澈的丹河水正从排水口喷涌而出,汇入巨大的景观池当中,再经水渠和地下管道,源源不断地流入沁阳城区。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项目建设成绩优异的背后,离不开沁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部署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该市强力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分包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问题台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重点项目建设例会,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每季度举办一次项目观摩评比和集中开工活动,形成“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良好态势。
加强资本运作。该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特色商业区管委会、金融办开展多样化的银企对接活动,定期跟踪,帮助项目单位解决融资问题。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特色商业区管委会、国土资源局建立监管制度,对手续齐全、不能如期开工建设的项目,按照协议规定收回其土地使用权,交由更好的项目使用。
加快手续办理。该市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局、环保局等职能部门保持与企业每日沟通,实行模拟审批、在线审批、并联审批等工作措施,畅通项目前期审批的“绿色通道”,压缩时限,提高效率,保证项目尽快开工。
随着沁阳项目建设的步伐加快,一批批产业类项目竣工运营,一个个高新类项目拔地而起,一件件民生工程有效实施,该市经济和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进入“十三五”规划的加速冲刺期,沁阳经济和社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敢闯敢干、包容睿智的沁阳人将正视一切困难和挑战,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激情迸发,顽强奋进。 牛 耕
编后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牵住项目建设的“牛鼻子”,铺设跨越赶超的小康路,凝聚着沁阳人民奋发前进的精气神,一个个惠及百姓的大项目,一个个火热建设的大场景,谱写着沁阳人民不甘落后、共奔小康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