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国利)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对作为“2+26”个城市之一的环保压力,我市去年坚持以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紧盯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目标,坚持培育新兴产业与提升传统产业一起抓,以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引领,以十大特色产业集群为抓手,工业经济主要指标位次大幅前移,从总量到增速、从规模到效益已率先全面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主要指标位次大幅前移。2017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高于全年目标0.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增速1.0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增速2.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比去年前移11位;2017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55亿元,同比增长14.5%;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四位、第五位;累计实现利润364.8亿元,居全省第四位;实现利税454亿元,居全省第五位。
骨干企业持续发展壮大。以“1020”工程为抓手,我市加快培育大企业集团,筛选10家100亿元和20家50亿元企业进行重点培育。2017年1~11月份,10家100亿元企业培育对象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2.5亿元,同比增长39.8%,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25.3个百分点。龙蟒佰利联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367%,成为我市实施大企业集团培育工程之后第一个超100亿元企业。江河纸业和金山化工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87亿元、61.29亿元,首次跨入50亿元企业行列。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10位企业收入合计789.8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3.5%,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主导产业进一步突出。2017年,我市制造业十大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73.4%,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9个百分点,1~11月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75.7亿元,同比增长16%。四大优势产业、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分别增长18%和16.9%,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3.5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2017年,工业增加值排名前10位行业同比增长12.5%,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3.4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持续稳定增长。2017年1~11月份,我市工业投资1421.16亿元,占全省工业投资总额的8.2%。
质量效益明显提升。2017年,我市全口径工业税收完成60.7亿元,同比增长13%,比2016年增速提高7个百分点,工业税收占全社会税收的40%,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达67%。2017年1~11月份,全市工业企业在线排放废气18312.6吨,比2016年同期减少12334.5吨,下降比例40.2%。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