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导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打造城市新亮点 建设生态宜居地
明确责任 坚持标准 确保成效
示范区开展“把健康带回家”活动
示范区“医养结合” 助推健康养老服务
贴心服务助推 重点项目建设
图片新闻
北李万人的幸福生活
倾力推进廊道绿化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2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李万人的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付凯明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俺村整体搬迁,盖起整齐的楼房,村容村貌极大改善,失地村民上班拿工资,老人每年有补助,过去‘脏乱差’的小村庄变成了人人羡慕的幸福和谐村。”近日在李万街道北李万村,该村党支部书记郑奎禄高兴地告诉记者。

  当日,郑奎禄正带领党员干部打扫卫生。记者在村里看到,一排排房屋整齐划一,一条条水泥路平坦整洁,新建的健身广场器材齐全,高标准幼儿园里欢歌不断,老年活动室里笑声朗朗……

  不仅环境优美,北李万村在短短几年内,由一个年人均纯收入很低的农业村发展成为年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的商贸村。

  探询该村致富原因,郑奎禄给出了答案。2001年,该村土地被全部征用后,用补偿款投资450万元征用他村土地209.7亩,开始规划建设北李万新村。经过几年的建设,家家户户住进了楼房。

  有了新房子,如何解决村民的生活和就业问题?通过村干部的努力,该村依托河南理工大学建设公寓楼和学生餐厅收取租赁费,通过兴建万鑫商城收取管理费和房屋租金,并逐步强化“造血”功能,一年收益200多万元。

  有了钱,如何给村民谋福利?几年来,该村累计向村民每人发放5000元生产发展资金;为220名村民每人缴纳13000余元失地养老金,已有80多名村民每月领取养老金200元;向村民每人每月发放120元生活费,在中秋节和春节每人发放福利费300元。

  为解决村民就业问题,该村早在河南理工大学征用本村土地前,就与用地单位达成协议,安排52人就业;通过兴建万鑫商城,安排185人就业;通过政府定向培训和定向推荐,安排40人就业;通过群众自主择业,如运输、外出务工等,解决120人就业问题;通过成立村保洁队伍,安排6人就业。现在,全村基本没有剩余劳动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