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秋
“高效率、高爆发、高寿命、低摩擦、低排放”,随着全球内燃机行业的快速发展,气缸套作为内燃机核心动力总成的关键零部件,其材质、加工方式、表面处理等工艺技术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性能和气体排放,熊毅及其创新创业团队长期从事气缸套新型材质和工艺技术研发,使中原内配行走在行业最前沿,带动行业快速发展。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5年来,熊毅创新创业团队研发出“高强度复相组织灰铸铁”“高阻尼高性能合金”等新型材质,填补多项行业空白;开发出“高强度耐磨气缸套”“外圆涂层气缸套”“轻量化发动机气缸套”等新型产品,为企业拓展国内外高端市场提供了动力。此外,熊毅创新创业团队还对气缸套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铸造工艺、喷涂设备、表面处理、网纹加工等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探索,获得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先后在《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热加工工艺》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该团队研发的“多元和金化铸态贝氏体灰铸铁气缸套”获得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低碳节能喷涂气缸套”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和中国内燃机协会科技进步奖;“蠕墨贝氏体气缸套”“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气缸套”等产品和技术获得省科技进步奖;“柴油机环保耐蚀气缸套”“内燃机低摩擦纳米涂层气缸套”获得省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一等奖;“节能高耐磨磷铌铸铁气缸套”等产品获得焦作市科技进步奖。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启,熊毅创新创业团队又将研究方向瞄准了气缸套智能化加工技术领域,提出了管理数字化、精益化的定位,将气缸套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化、自动化技术进行融合集成,承担起国家智能制造发展专项“汽车发动机数字化车间”、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国V以上排放气缸套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项目,与传统加工方式相比,数字化智能制造车间数控化率达95%以上,生产效率提升44%,人员减少76%,能耗降低35%。
2018年3月,中原内配将迎来60岁生日,经过多年发展,不管是规模发展还是技术创新,中原内配始终居行业首位,始终走在行业发展最前沿,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骄人成绩!熊毅及其创新创业团队,不仅是这些成绩的见证者,还是中原内配历史的书写者。
“我们团队将围绕中原内配‘实施三大工程,建设智能绿色工业园区’目标,针对绿色产品、绿色装备、绿色工艺等领域,开展智能化研发技术攻关,奋力走在中国内燃机行业智能时代的前沿!”谈及下一步计划,熊毅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