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市妇联深入贯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以“建设和谐小元素,构筑社会大平安”为目标,以普法宣传、和睦家庭创建为载体,以扎实的综治平安建设工作成效,为维护社会平安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找准定位 统筹部署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平安的基石。去年以来,市妇联始终把和睦家庭创建工作作为参与平安焦作建设、社会综合治理的切入点,摆在全市妇女工作大局前列统筹谋划。
加强领导,实施“三个纳入五个同步”。市妇联将和睦家庭创建活动纳入平安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党政领导综治责任书,纳入预算年度编制体系,实现了与各级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表彰、同保障。
健全机构,全面部署。层层建立创建活动组织机构,形成市、县、乡、村四级网络,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创建责任逐级落实到市、县、乡、村。
督导检查、扎实推进。健全和睦家庭创建督导责任制,定期对基层和睦家庭创建工作进行督导。同时,不断完善妇联系统创安排查调处机制,将思想道德教育与法治宣传教育纳入集中学习内容,提升创建档次和水平。
预防在先 化解在前
去年以来,市妇联积极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实行因婚姻家庭纠纷引发重大“民转刑”案件月报制度。与此同时,发动巾帼志愿者积极参与“红袖标”“红马甲”群众义务巡防活动,全力防范化解婚姻家庭中的矛盾风险。
此外,市妇联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出台《关于对家庭暴力受害人实施人身安全保护的若干规定》,对家暴受害人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的申请、审查、执行进行了细化。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出人身保护令16件,有效保护了家暴受害人人身安全,避免恶性案件的发生。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印发《人民法院诉讼调解与妇联组织调解衔接工作实施方案》,为及时高效妥善处理各类涉及妇女儿童家事纠纷,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努力打造妇女维权、和睦家庭创建和社会维稳工作的新格局。
为筑牢预防和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的第一道防线,市妇联借助女法官李玉香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影响力,在山阳区艺新街道成立李玉香家事调解工作室,让家事调解工作走在审判之前;指导成立山阳区艺新街道冬香好妈妈工作站,探索出了一条借助新型社会组织妇女力量,广泛参与爱心调解、社会维稳工作的新路子。
培树典型 营造氛围
去年以来,市妇联不断丰富和睦家庭创建的内涵与活力,持续深化家庭文化建设工程,实施“家庭文明建设行动”。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要求,市妇联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寻找“最美家庭”和“和睦家庭”创建工作,开展“最美家庭”表彰活动,举行“四城联创”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启动仪式,开展“廉洁从家出发”家庭助廉教育系列活动等独具特色的创建活动,评选表彰各级“最美家庭”1358户、“和睦家庭”864户。我市陈朝霞家庭等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付战峰家庭等5户家庭被评为河南省“和睦家庭”示范户。
创新宣传载体,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在报纸、电视台、网络、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全方位建立“和睦家庭”创建媒体宣传矩阵,同时利用大街小巷、居民楼院、文化长廊、社区宣传栏等公共阵地,针对不同群体广泛宣传“和睦家庭”创建标准和意义、“和睦家庭”和妇女维权工作典型、妇女维权法律法规等,营造人人知晓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让广大妇女和家庭感受到先进典型就在身边,吸引更多家庭参与创建,学习先进,争做最美,凝聚起家庭文化建设的强大能量。
加大力度 多措并举
2017年是“七五”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一周年。去年,市妇联积极开展“建设法治焦作·巾帼在行动”活动,借助“5·15”国际家庭日、“6·26”国际禁毒日、“11·25”国际反家暴日、“12·1”国际艾滋病日、“12·4”国家宪法日等纪念日,以反家暴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为重点,先后与司法部门联合开展送法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
与此同时,市妇联还利用报纸、电视、新媒体搭建全媒体普法宣传阵地,邀请公安、法院、民政、律师等行业专家,积极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报道制作法律知识和平安创建宣传片。
为推进我市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市妇联坚持预防为主,抓实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儿童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关注儿童人身安全,构筑安全防线,有效遏制溺亡事故的发生。
此外,市妇联还带领巾帼志愿者走进学校,向在校学生及家长开展公益知识讲座,重点围绕防溺水、防性侵等方面,进行安全教育知识宣讲,增强和提高青少年的自救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深入调研 发挥优势
修武县城关镇大梁庄村是2017年市妇联分包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点村,去年以来,市妇联主席申文燕带领分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到该村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宣讲活动,并就该村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解与和睦家庭创建工作深入调研,积极落实重点村共治共建工程。
此外,市妇联还围绕技术防范、普法宣传、“和睦家庭”创建等方面对该村开展帮扶,并筹措资金确保帮扶工作有效开展。
截至目前,该村以“和睦家庭”创建、法治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法治宣传一条街建设以及监控设备安装全部到位,该村已成为我市“和睦家庭”创建工作的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