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蕊)2月5日《中国档案报》头版头条刊发《南北一江水中涌动的绿色记忆——河南省焦作市档案局服务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纪实》,详细介绍了我市档案工作服务南水北调重大工程的创新之举,并给予高度评价。
报道指出,如何服务好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如何服务好民生工程,这是档案部门长思长想的问题。焦作市档案局主动出击,改变以往档案业务指导靠后的现象,变被动为主动,提前介入,探索重大活动档案过程化管理的方式方法,为重大活动档案管理积累了经验、探出了路子。
报道说,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重大战略性工程,焦作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唯一从中心城区穿过的城市,情况较为特殊。2017年3月,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3周年到来之际,焦作市启动了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建设工程。绿化带位于城区段总干渠两侧,全长约10公里,单侧宽100米左右。绿化带建成后,在确保南水北调总干渠水质安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当地城市品位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报道中写道,随着绿化带工程的启动,村民曾经的记忆即将化作一抹绿色留在这条清渠两侧。为了守护好这份“绿色记忆”,让住上大房子、居住条件改善的征迁群众还能得到“精神补偿”,尽可能地解除群众的思乡之愁,去年以来,焦作市档案局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征迁档案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主动介入,对全市各单位形成的文件材料和社会上散存的各类资料进行广泛征集,采取多项措施采集好、记录好、保存好、利用好相关资料,积极做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据统计,焦作市档案局共采集照片2000多张、视频50段,收集相关资料100余件,接收文书档案85件、科技档案11卷。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