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迈向优质旅游发展之路 “云台山经验”引全省聚焦
从“内核裂变”到效益多赢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图片新闻
第一书记夜访贫困户
市委组织部领导班子进村入户 开展蹲点调研活动
今日看点
酸甜苦辣都是歌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8 年2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酸甜苦辣都是歌
——武陟县西陶镇扶贫干部廉素花的心灵感悟
作者:本报记者 董柏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2月8日,农历的小年。

  早过了下班时间,天色已晚,武陟县西陶镇扶贫办主任廉素花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准备回家。

  史金平家的年货置办了没有?马上过年了,她家还缺啥?想到这里,廉素花驱车到了古城村60岁的贫困户史金平家。史金平看到这个时候廉素花还没回家,一脸惊讶:“廉主任,你放心吧,前几天取了点低保金,领了375块钱的金融扶贫分红,你给俺老头子找的活儿不错,工资也发了,今年过年可不紧张了。今天是祭灶,你赶紧回家吧,家人估计都等急了。”

  看着史金平脸上的笑容,听到她关心自己的话语,廉素花心里暖暖的。

  村庄里不时传来鞭炮声,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廉素花心里突然有了一些莫名的感慨,她想到了自己精心制作的微信“美篇”中的话:

  “2017,我们风雨同舟,2018,我们继续前行!——致西陶镇贫困群众和扶贫帮扶工作队员!

  不经意间,春夏秋冬,又经历了一个轮回;日月星辰,又划开了新的轨迹。风雨铺就了经验之路,阅历丰富着人生经历,不论四季轮回,还是昼夜交替,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美好记忆……”

  廉素花是去年5月份就任扶贫办主任的,正赶上精准识别、重新填写档卡资料的关键时期,也是最忙最累的时候,对于没有接触过此项工作的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一年,镇档卡资料、村档卡资料、户档卡资料,贫困户信息系统等先后经历了几次较大的变动,每一次变动都意味着工作需要重新开始。上级下达任务之后,她要先消化政策、吃透精神,做到自己心中有数,再结合镇、村实际,设计完成全镇的模块,通过讲解、发放说明等方式指导村里完成档卡资料和信息系统,组织扶贫办人员对贫困户信息一次次核对一次次校正。她还必须认真钻研各时期、各条块的政策和措施,如档卡资料填写、贫困户享受各行业扶贫政策、入户资料、标准等,认真解答帮扶干部、村组干部的咨询和贫困户的疑问,当好大家的“解说员”。

  这一年,西陶镇新识别贫困户31户126人,每一户每一人的信息都经过了廉素花三遍五遍的仔细核对,都留下了廉素华不止一次的入户查询走访。半年多时间,她配合党委政府开展了动态调整、“六不六有”、村容户貌、雨露计划、金融扶贫项目、产业扶贫项目、光伏发电到户增收项目等工作,结合教育、卫生等部门根据致贫原因制定帮扶措施,先后迎接1次省第三方检查、4次市级督查检查、10余次县级督查互查,组织了10余次镇级督查互查,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中,有效推进了脱贫攻坚“五个一”的落实。在她的精心组织下,西陶镇的数据质量在全县排名第一,实现全镇244户贫困户国办系统数据零差错。

  这一年,在西陶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镇村干部、帮扶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全镇完成了98户321人的减贫目标,32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成员在28个扶贫就业点上岗工作。

  为全方位提高大家对扶贫政策的知晓度,她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全县15个乡镇首创了微信公众号和脱贫攻坚专刊,及时发布扶贫政策信息和扶贫工作亮点,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兄弟乡镇的好评。

  西陶扶贫攻坚微信公众号内容详尽,“扶贫专刊”栏目里有残疾帮扶篇、驻村帮扶篇、危房改造篇、精准扶贫政策知识等内容,“精准管理”栏目里有脱贫攻坚应知应会、贫困户识别退出、精准扶贫政策宣讲等内容,“扶贫资讯”栏目里有扶贫动态等内容。每个栏目里都详细记录着西陶镇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点点滴滴。

  廉素花在工作上的认真细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东白水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史振国深有感触:“我们农村干部多数学历低,杂事也多,廉主任利用各种机会多种形式让我们学习扶贫政策,还组织闭卷考试检查学习效果。现在,‘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三个零差错’‘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等好多扶贫政策,大家都能随口说出。俺村一户贫困户女方不识字,金融扶贫需要夫妻双方签字,为了不让这一户失去可以享受的好政策,廉主任连续3天到她家,手把手教她写字。”

  廉素花上班的西陶镇离她在焦作市区的家有40公里左右,因为经常加班整理档卡资料、写工作小结和汇报材料、制作微信内容,她每次回到家都很晚,有几次半夜了才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开车回家。太累太困,怕自己路上开车打瞌睡,她总是随车带着冰水,犯困的时候冰一下,或者拧自己一下、用尖锐的东西扎一下,实在困得不行,将车开到河南理工大学西门处停下迷瞪一会儿。有一次,她在车里睡着了,半夜被理工大的保安叫醒。原来,她丈夫一直等不上她,打手机没人接,估计手机静音了,想到她经常在理工大那里停车休息,就让理工大的朋友帮忙找她。

  廉素花的丈夫在市公安局治安中队工作,上下班也没个准点,儿子正上初三,是关键时期,可是夫妻俩谁也顾不上辅导和照顾孩子。

  廉素花的辛苦,镇里和村里的干部也都看在眼里,有人劝她干脆包个村算了,能正常上下班。可廉素花没这么想,她想的是“不干则已,干了就要干好”。“不能对不起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也不想在工作中留遗憾。”她说。

  翻开廉素花制作的微信“美篇”,记者注意到这样几段话:

  “西陶21个有贫困户的村,都留有我们的足迹;西陶244户贫困户,都装着我们的诚意。无论是节假日,还是白天、黑夜,我们风雨兼程,我们不怕苦累……”

  “一次次的逐户走访,一场场的帮扶纪实,无形间,你们已经成为我们的家人!东白水村大妈动情地为我们打call,说‘有了你们,我们生活有了希望’;王顺那个有点儿智障的孩子,每次见到帮扶人,都要撒娇求抱抱;南东陶村手臂残疾的大哥,吃惯了帮扶人为他擀的手擀面,见谁都自豪地竖起大拇指:这个擀面的干部是我的好兄弟;中东陶村的大叔,蒸了包子,打电话给帮扶人,一再要求过来吃点再走……”

  “2017年,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就是,我们和你们都收获了很多,151名帮扶人,10名第一书记,9个驻村工作队,28家扶贫就业点,多名领导干部,我们不辞辛苦,无怨无悔,只为你们永远灿烂的笑脸……”

  在一则“美篇”的评论里,记者看到了廉素花的民警丈夫埋怨中带着心疼的回复:真服了!一个晚上不合眼赶出的“美篇”,让我看到了乡镇干部的辛苦!啥时候你也抽时间休息下,来给儿子送点温暖。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