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沁阳市第七中学“年俗·记忆”美术工作坊,映入眼帘的青砖墙、八仙桌、印花帘,在红色春联、窗花、爆竹及传统年画、各式花馍、玉米串、辣椒串、大蒜串的点缀下,烘托出浓浓的乡村年味儿。
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千百年来,勤劳、勇敢、淳朴、智慧的华夏儿女,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民间文化,“年俗文化”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包括蒸花馍、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挂灯笼以及守岁、拜年等习俗。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许多优秀的民间文化传统逐渐被人们所忽视和淡忘。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蕴含着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崇高的价值追求、丰富的思想精华,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险阻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需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支撑。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沁阳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美术工作坊建设,各种承载传统文化传承的美术工作坊迅速在该市中小学校落地开花。“沁阳是我省三个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之一,也是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通过美术工作坊推进审美教育, 这种体验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富有成效。”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郭蔚蔚对此给予肯定评价。
去年春天,沁阳市第七中学“年俗·记忆”美术工作坊应时而生。作为农村中学,“年俗·记忆”美术工作坊的宗旨就是从“年俗文化”中提取美术元素,让学生领略传统“年俗文化”的魅力,使这些优秀的民间文化得以传承。该校还专门腾出一个教室,用从民间收集来的八仙桌椅、用具、农具、纺花车、车轮、石槽以及玉米串、辣椒串、大蒜串、树干、藤草、芦苇等物件进行装扮,使之具有浓郁的乡村气息。
“年俗·记忆”美术工作坊由在该校支教的沁阳市外国语中学美术老师张洁主持,吸收喜爱美术的同学参与。在该校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张洁收集了各种年画、窗花图案素材,把26名同学分成绘画、剪纸、面塑三个美术小组,进行精心指导,使同学们很快掌握了绘制灶神、门神,剪窗花,染彩纸及做花馍的技艺。去年6月初,在参加沁阳市第十届艺术节美术工作坊展演活动中,该校“年俗·记忆”美术工作坊师生们创作的“年俗”作品受到了市民好评。
春节将至,记者慕名来到沁阳市第七中学,精心拍摄了该校“年俗·记忆”美术工作坊师生们创作“年俗”作品的过程,从中感受久违的传统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