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文化IP引爆春节黄金周
企业诚信否 “红黑榜”上见
千人走亲戚 回汉一家亲
乔庄过年有特色
图片新闻
让群众“忧居”变“宜居”
电商小白咋成长 情景剧中学本领
电商园里保供电
幸福白庄喜迎春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2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人走亲戚 回汉一家亲
本报记者 王 言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四。一大早,博爱县许良镇大新庄村就热闹起来,村民们准备好了水果和鞭炮,翘首迎接“老社亲”。

  “老社亲来啦!”9时许,两辆花车开道,沁阳市西万镇邘邰村的上千名村民来走亲戚,两村群众亲亲热热一句话:“‘邘新社亲’一家人啊!”

  “邘新社亲”是咋回事?“邘”指的是邘邰村,村民以汉族为主;“新”指的是大新庄村,村民以回族为主。自明代两个村庄结为“社亲”以来,历经500多年风雨,两村情同手足,不仅每逢春节相互探望,更相互扶持,共同发展,堪称村街互助的楷模、民族团结的典范。

  回汉两族的年庆并不在一天,风俗习惯也不同,是什么原因让两个民族过上同一个节日呢?“因为500年前的一场官司。那年大新庄村群众在山西遭遇官司,县令陈我捷是邘邰村人,对俺村群众进行帮助,可以说是救命之恩。”大新庄村人、博爱县文联副主席鲁玉哲说。据介绍,从此以后,两村互拜互演过新年,500多年从未间断。2005年起,大新庄村把传统庙会日定为“睦邻村庄民族团结进步友谊日”,并陆续与周边36个村签订了睦邻友好村庄民族团结进步协议书。2015年9月,“邘新社亲”被河南省政府授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鲁玉哲收集整理了两村70多个友谊比海深的感人故事,编撰而成《友谊的力量》一书。

  邘邰村人耍老虎,大新庄村演查拳,秧歌、旱船、戏剧、舞蹈、篮球赛……气氛热烈,友情深厚,令人动容。69岁的大新庄村村民牛希有激动地说:“两村是一家人,互帮互助的事就像在眼前一样。邘邰村建造纸厂,大新庄村派技术员免费指导;大雪封山,大新庄村企业急需煤炭,邘邰村派六辆马车冒雪送过来。团结是走向幸福的路,我们要世代友好下去!”

  邘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曹海波说:“来大新庄村走亲戚的邘邰村群众中,有老年人,有中年人,有青年人,有儿童,还有抱着孩子来的,这也是一种传承,要把民族团结的种子种到每个人的心里。”

  “从传统友谊上升到民族团结,新时代赋予了‘邘新社亲’新的内涵、新的生命。”博爱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秦旭晨说,“节前,两村村委会相互走访贫困户;这次,两村出台《邘新社亲公约》,明确提出‘不说不利于社亲关系和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社亲关系和民族团结的事’‘不把两村个别村民之间的矛盾上升到村与村之间的矛盾,不把个别回汉群众之间的矛盾上升到民族矛盾’,这就是‘高压线’,从制度上把了关。我们一定要珍惜,用心维护,传承创新,让这朵民族团结的鲜花永远盛开,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①2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