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丨社情民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有一种温暖叫“坚守”
秧歌送给帮扶队
图片新闻
年味之要义需要传承与坚守
让旅游过年更文明
节后服务不停步
新春播绿正当时
暖心志愿亭
幸福北开仪
小村变化多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2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村变化多
本报记者 李瑞雪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2月14日,除夕前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李万街道宝丰寨村传来好消息:今年加工的5000多公斤红薯粉条全部售罄,增收2万元。

  3年内,宝丰寨村从一个软弱涣散村变成了焦作市文明村镇,这个仅有587人的小村庄,真正实现了旧貌换新颜。村里原有的办公场所全部翻新整修,添加了新的办公器材,新增了党员活动室。过去村里脏、乱、差,而现在,宽阔干净的水泥路,主干道两侧墙上刷了宣传彩画,内容有敬老孝亲、勤劳致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村两委班子争取到农田水利建设拨款,为村民浇地敷设了管道,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如今的宝丰寨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

  村委会主任贾小东说,经过外出考察和实地调研,村两委一致决定把红薯粉条加工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扩大红薯粉条的加工规模,吸引更多的村民投资入股,以‘企业+种植基地+农民’的模式实现整村致富。”他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