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龙卿、毋千举)2月23日,对于修武县西村乡长岭村的老少爷们来说,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他们精心排练的怀梆戏《收王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登上我市2018年春节传统剧目展演大舞台。
网友留言称,怀梆是一种乡愁、一种记忆。
怀梆是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戏曲剧种,因发源于明朝怀庆府一带,世人也称之为怀调、怀庆梆子、老怀梆。怀梆起源于明末,在清朝至民国时期逐渐发展成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这种属于梆子腔体系的稀有剧种,长期流行于民间,剧目、唱腔、念白、音乐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2006年,怀梆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于太行山深处的长岭村是“怀梆之乡”,怀梆文化在长岭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明朝。现在,长岭村有引以为豪的怀梆艺术团队——长岭村怀梆剧团。
据介绍,这是长岭村怀梆剧团第一次到市里演出,20多名演员为市民奉献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怀梆戏,吸引了众多市民观看。
读者和网友想了解活动详情,可登录焦作网(www.jzrb.com)进入网视焦作栏目点击收看,也可关注焦作网微信公众号(jzwwwx)观看视频。
上图为《收王虎》演出现场。
本报记者 王龙卿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