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沁阳市坚持党建统领全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喜人态势。该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会议要求,把开启新时代沁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作为新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紧扣“一小步、两大步”奋斗目标,推动沁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奋力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沁阳市委书记薛勇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焦作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会议要求,全面落实市委书记王小平对沁阳‘争先进位、再铸辉煌’和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能转换‘三转’的要求,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早日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
今年沁阳市经济工作要重点实施“八大工程”。
实施产业升级工程。做强主导产业,打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现代化工、有色金属及深加工4个百亿产业集群;做优传统产业,打造具备较高科技含量、较强竞争优势的装备制造和玻璃钢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做大服务业,加快电子商务园区、鹏海保税博览城等线下园区建设,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旅游“二次创业”。
实施开放带动工程。用好开放招商这个关键一招,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抢抓郑焦融合发展新机遇,着力招大引强,全年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1个,其中10亿元以上3个;建强招商平台,推进沁工路、焦克路“二改一”和供热、供水等20个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项目建设,争创全省先进产业集聚区、星级特色商业区。
实施企业培育工程。围绕大产业培育大企业,紧扣“十三五”末培育1家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7家50亿元至100亿元企业、9家30亿元至50亿元企业的目标,支持河南超威、蛮蛮云等骨干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壮大;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企业,重点抓好超威正效电池二期和蛮蛮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等项目,培育打造百亿元大企业。
实施城市提质工程。围绕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推动城市转入以质逐效的新跑道。抓好五城联创,争创省级文明城市、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省级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抓好水系建设,打造环城水系格局;抓好中心城区,加快建设北大金秋沁阳国际科教小镇,强力推进11个PPP项目包,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实施乡村振兴工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施污染防治工程。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圆满完成优良天数、PM10和PM2.5年度控制目标。严格落实河长制,整治黑臭水体,确保四个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80%以上。全面推进造林绿化,争创省级森林城市,促进绿色发展。
实施精准脱贫工程。以产业、就业、创业“三业”为引领,以金融助、保险助、慈善助、企业助、社会助“五助”为支撑,以政府兜底为保障,以大数据为检测、评价、服务、支撑平台,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坚持“两定制一兜底”和“一网三平台”等好经验好做法,持续探索创新精准扶贫新路径、新模式,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实施民生幸福工程。以人民为中心,紧抓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争创全国社会治理示范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深化县域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薛勇说,沁阳人要以时不我待、刻不容缓、只争朝夕、夙夜在公的精神,打造党政干部铁军,以高效率赢得高质量、以快节奏促进快发展,为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作出沁阳新的更大贡献。
沁阳市2017年成绩单
■首次入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
■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十快”
■经济技术开发区居全省第四位
■“三水润沁”迈出坚实步伐,作为全省第一个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县通过省级验收
■引进投资15亿元的和光光电及投资6亿元的年产10万套无人智能设备等71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6.5亿元15大项42个城市提质项目
■PM2.5、PM10和优良天数实现“两下降一提升”,全年优良天数228天,焦作第一
■脱贫868户3388人,2个贫困村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