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孩子的班主任让大家匿名投票选出最调皮的学生,票数最多的那个学生就要坐在讲台旁边的‘特座’上,我们当家长的觉得老师这样做很不好。”陕西省西安市一名家长近日气愤地向媒体反映。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重佐表示,老师此举破坏的是同学之间的信任感。
假如你是那个被选出来的学生,会怎样看待自己的同学,会不会有一种被遗弃感?调皮不可怕,可怕的是所有人把你选出来贴上另类标签。
调皮的学生,是不是该坐在讲台旁边的“特座”上,大家虽然有争议,但不至于引起公愤。毕竟在禁止体罚后,对于调皮的孩子,放在老师眼前也算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然而,让同学们投票决定就不同了。首先,调皮不调皮,不是选出来的,很可能很多同学不敢选最调皮的那个孩子,最后选出来的可能是有点调皮又人缘不好的,甚至是孤僻的学生。也就是说,这种办法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其次,受到老师批评教育,学生一般能够接受,但如果同学们匿名把自己选出来,无疑会破坏同学之间的感情,增加不信任感,甚至人人自危。从根本上说,这种匿名投票是一种教育软暴力,是对孩子的人格羞辱和体罚。
这方面的教训还有很多。去年,西安市一名老师让全班学生投票决定一名同学要不要离开课堂,这名12岁的男生放学后愤然出走,幸未出事;几年前,洛阳市一名初二女生因为打架,被全班学生投票决定停课一周,后跳渠自杀身亡。显然,投票成了有些老师对问题学生的惩罚利器——以集体的名义剥夺学生的正当权利。事实上,在不该用票数分出优劣的事情上,投票往往就是最大的不公。
调皮、孤僻、懒惰、粗心,人人都有缺点,如果孩子不符合优秀标准就要被嫌弃、被排斥,那还要学校干什么?